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创新路径
刘晔
大同市平城中学
引言
兴趣是学习的起点,更是推动学生持续投入的关键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填鸭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本文旨在探索初中英语兴趣培养的新路径,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具时代性的策略。
一、情境创设: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
1.1 真实场景还原
·数字化工具应用:利用 VR 技术模拟机场、酒店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英语对话任务。例如,在“Travel”单元中,学生通过头戴设备体验值机、入住等流程,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购物、餐厅点餐等场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日常用语和交际技巧。
1.2 文化渗透
·文化对比活动:设计“文化对比”项目,如比较中西方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作展板、进行演讲等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国际交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如与国外学校进行视频连线交流,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3 问题驱动
·开放式问题设计:在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阅读《The Giving Tree》时提问:“If youwere the tree, would you keep giving? Why?”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用英语表达观点。
·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辩论、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围绕“Should students use smartphones in class?”等话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
二、分层互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2.1 分层任务设计
·能力分层: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分为基础组、进阶组和高阶组,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例如,在“Daily Routine”单元中,基础组完成句子填空和图片描述任务;进阶组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高阶组撰写短篇故事或进行创意写作。
·任务多样性:设计多样化的任务类型,如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写作创作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动态分组合作
·随机抽签分组: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动态分组,避免固定分组导致的思维固化。例如,在“Debate”活动中随机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不同团队中锻炼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兴趣匹配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如音乐组、体育组、科技组等。学生在共同兴趣的驱动下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合作意愿。
2.3 个性化反馈
·三明治反馈法:采用“肯定亮点 - 提出建议 - 给予鼓励”的三明治反馈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对写作“My Hero”的学生点 评:“Your description of the hero’s bravery is vivid! Try adding moredialogue to make the story livelier. I believe you can do it!”这种反馈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指明了进步方向。
·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教师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三、跨学科融合:拓宽英语学习的边界
3.1 英语 + 科技
·智能助手对话项目:结合编程与英语设计“智能助手对话”项目。学生使用 Scratch 等工具编写英语对话程序模拟与 AI 助手的交流过程。例如设计周末活动规划程序、天气查询程序等。通过编程实践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科技英语阅读:引入科技类英语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科技新闻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阅读科技类文章学生可以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提升科技英语词汇量。
3.2 英语 + 艺术
·英文漫画创作:鼓励学生将英语与艺术结合创作英文漫画。在“Family”单元中学生以家庭故事为蓝本编写英文剧本并绘制漫画。通过角色扮演和漫画创作学生将语言学习转化为创造性表达过程兴趣自然提升。
·微电影拍摄:组织微电影拍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艺术素养。学生可以自主选题、编写剧本、拍摄剪辑并展示成果。通过微电影拍摄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公开演讲能力。
3.3 英语 + 社会实践
·城市导览员活动:组织“城市导览员”活动让学生为外国游客介绍本地景点。在“My Hometown”教学中学生实地考察历史建筑用英语撰写讲解词并进行模拟导览。此类实践将英语能力转化为社会价值增强学习使命感。
·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为社区老人提供英语辅导、参与环保宣传等。通过社区服务学生可以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结论与展望
通过情境创设、分层互动、跨学科融合等创新路径的实施,初中英语兴趣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兴趣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兴趣培养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兴趣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来共同推动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