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纪律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朱晓婷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班级纪律管理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期探索出一套优化班级管理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纪律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班级中,它的规矩就是纪律。纪律是组织成员为维护其整体利益和保证有序活动而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良好的班级纪律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小学班主任在承担起班级管理责任的时候,要给予班级纪律管理更多的重视,研究出提高班级纪律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切忌“高压锅”,用好“平底锅”
第一步:知己知彼 ,了解班情
想要深入班级,熟悉班情,得用“平底锅”。就像摊饼,受热均匀,便于翻面。
第二步:群策群力 ,建章立制
在充分了解班级情况后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一些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班规或者班级公约,确定评价内容和奖惩规则。这样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中明确规定、群策群力共同立下规定更有说服力。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在班级里面哪些规则必须要遵守,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固定下来已经成形的要求,形成班级公约的雏形。并不断在实践中找漏洞,完善补充班级制度。要让墙上的班规落到实处,可以实行“量化管理积分制度”。从卫生、课前准备、课间秩序、课堂纪律、自习、路队、两操等方面根据个人行为表现进行加分。
第三步:看米下锅 ,奖罚分明
班级常规量化表格每周五班会课进行小结,每月底进行统计,相应的分数换一封表扬信。学期结束根据量化表进行臻美少年等荣誉称号评选以及兑换小奖品。对于不能遵守上课规则,甚至是扰乱课堂纪律的孩子,可以制定一些小小的“惩罚”。当然,惩罚不是目的,对于总是违反规则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自觉遵守规则。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比较有效。让自律性较强、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同学,和这些孩子结对子,点对点帮扶,一旦发现有进步,对“帮扶双方”都进行表扬奖励。“规则”一词是冰冷的,教室里的“规则”却可以是温暖的。班级规则的制定,不是为了完成某项评比,也不是为了可以按规惩罚儿童,而是为了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开拓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二、不用“照妖镜”,多用“聚光灯”
1. 聚焦优点,发挥班级正能量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的手机拍下了大量的美好一瞬:学生大声早读的样子,自习课上认真做作业的样子,不懂就请教问题的样子;一板一眼做小老师的样子;走过窗口,学生正抬头专心听课的样子……这些照片汇聚到班级群,家长们了解到了孩子的进步,汇聚到晨会课或班会课上,一张张都呈现出了美好的气质,这时大家眼中的正能量,就成为了孩子们心中努力的方向。
2. 聚焦方法,分享管理小妙招
常规管理也离不开班级小助手——班干部的力量。但是在指导班干部工作时一定要细致。首先要让班干部明确自己是为班级服务的,如果能让人信服,要敢于管理,又要避免高人一等。班主任要具体指导班干部针对班级违纪现象怎么处理,防患于未然。比如对于老师不在教室时的自修课纪律管理,就要通过开班干部会议让班干部们思考:教室里除了吵闹声是不是只要发出一点声音的同学就要被记下名字?对于个别走动的同学,应该怎样及时提醒他们?提醒的时候是用手势提醒还是大声呵斥,态度应该怎样?针对不同的违纪现象可不可以给同学改正的机会?是多表扬有用,还是批评更有效?……通过讨论,大家总结出:在管理时给喜欢吵闹总是发出声音的的同学先眼神暗示、手势提醒,如果屡次提醒不管用,就记下名字等班主任来处理,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3、聚焦岗位 提高管理能力
对于课间经常因为无事可做,就想无事生非违纪的“小捣蛋”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安全监督员”、“喝水提醒员”、“课前准备小督查”等岗位。比如对于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安排他课间在教室、走廊、卫生责任区巡视,发现乱扔垃圾的同学,就去提醒或记录下来,这样,他自己就没空“制造垃圾”了。因为有事可做,在他们身上的课间违纪行为也自然而然慢慢减少了,而在督促别人的同时,自己的规则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而通过努力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们的正向行为会更多。
三、不走“单行道”,多走“立交桥”
多向聚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生影响并使之成才并非是班主任一人而已,而要靠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和任课教师交流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听取他们对班级管理及工作方面的意见,邀请他们参加班级的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同心协力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此外,班主任还要经常利用家访、电话联系、班级群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并及时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学生将不良情绪在学校发泄。针对问题和家长共商对策,共同教育学生,使班主任的教育形成倍增效应。
善用导航
班级纪律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上,班主任的眼睛也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消极行为。在学生行为之前,班主任就能做出充分的计划与准备工作,如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课间打闹,班主任除了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提醒教育,经常去教室观察之外,可以教学生一些既安全又让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引导好课间文明秩序。正所谓“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
曲折前进
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关注,而且学生会经常反复出现小毛病,我们不能指望只需要在班上讲几次,学生就可以完全改正,“耐心、细心、恒心、诚心、爱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玉霞.学生守则与小学纪律教育启蒙[J].天津教育、2019(09),
[2]金晓荣,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 (21).
[3]罗丹,陈佳思,严玲等,读懂儿童,管好班级﹣﹣转班生班级管理策略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03).
[4]陈秀玲,浅议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小组合作与评价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