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未成年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探析与矫正对策
李贵华 谭中法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红东小学
一、未成年学生的心理抑郁问题现状
未成年学生(本文重点指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是目前一种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它是一种综合症,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以心境低落或悲伤、丧失兴趣或快乐为特点。患者通常对自己缺乏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伴有后悔倾向;精力衰退,不能进行复杂思考和较强的运动,会自我封闭,不与周围的人接触交往;对生活和学习悲观失望,看不到光明和目标。一些抑郁的学生最后发展到有明显的暴力倾向,甚至自杀。
二、未成年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诱因探析
(一)家庭根源。众所周知,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石,是我们永远的依靠和支撑,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比如,有的学生长期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的学生却被父母溺爱,在家是小皇帝,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自私心理严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极其强烈,要求极高,乃至不切实际。等等。其实,不少家长(监护人)根本不懂教育,逢事不按教育规则办事,往往事与愿违,进而导致父(母)子父(母)女关系紧张,扼杀了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有的家长每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闹了一点矛盾,家长动辄就打什么市长热线、什么局长的电话,甚至拨打报警电话 110,闹得上下不得安宁,让人哭笑不得。这也极易影响孩子在班级、学校的生存土壤,对孩子的抑郁心理产生有不可低估的诱因。
(二)学校因素。未成年学生,尤其初中、中职生一、二年级学生的抑郁问题,有的也与学校脱不了干系。比如,不少中职学校还是不太重视学习、实践教学,放羊式管理现象尤其严重,有的学校在技能大赛选拔上走偏了路子,年复一年就是那几个专业、那几个学生在集训、参赛,其他多数学生在大赛上沦为“打酱油”。因此,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极易被轻视,唯大赛论大行其道,“功利主义”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在中职学校里,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等课程形同虚设。每逢上级来校检查,更换课程表的现象也就成为习惯性动作了。这种职业教育落实不到“职业”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参加大赛的压力增加,大赛“内卷”激烈。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遇到挫折找不到合理的减压方式,不良情绪日渐产生、累积,出现抑郁现象也不奇怪了。
(三)社会因素。从社会层面看,当今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无不对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和攀比之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对金钱、权势、地位、物质享乐的崇拜。这对是非观念薄弱、情感比较脆弱的青少年来说会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健康人格的形成造成巨大威胁。一旦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定会导致抑郁问题。
三、未成年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调适与矫治
(一)采取正确的自我调适方式。正确的自我调适,需要与人们不断接触与交往,及时向伙伴倾诉心头的苦闷与烦恼。比如,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与社团组织,尝试做些轻微的体育锻炼及文艺活动,写写日记,散散步等,都可以给自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心境,学会快乐生活,进行积极的自我身心调适,这是防止出现心理异常的关键,也是走出抑郁困境的重要一步。所有的心理咨询,最终还是回到被求助者,“助人自助”的原则落实,关键在于自我如何回应。对那些曾有过痛苦经历的抑郁症患者,勇于接受心理治疗尤为重要,主动接受心理疗法是必须的,学会自助,才能跳出抑郁的深渊。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艺术。早在 2022 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已经作出明确规范和引导。当下,家长们最需要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教育规律和心理学知识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真正配合学校把他们的心收归课堂,接受应有的学校教育。同时,还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克制自己的不良言行,远离酒桌、牌桌,把心收归家庭,多与孩子交流、交心,处朋友,陪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只有把家庭氛围营造好,抑郁的心情才能得以很好地改变。
(三)加强学校善育人环境的优化。首先,校园活动多样化。学校须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开足开齐,又要有效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人人有自己的兴趣点,人人有机会张扬自己的靓点,让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落到实处。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经常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对一些轻度抑郁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案,有序开展集体性心理咨询,并且做好回访工作。对于重度抑郁学生要及时转介,千万不可挽留,贻误诊治时机。再者,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要把学校营造成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海,绿树成荫的公园,在这里既有学习专用的宽敞教室,更有让学生愉悦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幼辉、王志铭主编《精神病学》,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月2. 巨天中主编《跨越心灵的 7 大障碍》,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4年 1 月
作者简介:李贵华, ;谭中法,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 tanzf16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