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科学绘本阅读对小学低段科学探究兴趣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蒙珠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一、引言

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是学生科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至关重要。科学绘本作为一种将科学知识与生动的图画相结合的教育资源,正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它是否能够有效地影响小学低段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科学绘本的特点与优势

(一)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

科学绘本通过精美的图画将抽象的科学概念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在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时,绘本可以用连续的画面展示种子的发芽、幼苗的成长、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这种直观性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之中。如《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用细腻的绘画展示了种子传播的各种方式,有风传播、动物传播等,孩子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种子如何借助外界力量去寻找适合生长的地方,这种画面感能够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故事性的叙述

很多科学绘本都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科学知识。故事具有情节性,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以《神奇的校车》系列为例,书中的卷毛老师带领同学们乘坐神奇的校车进行各种奇妙的科学之旅,无论是深入人体内部还是探索太空,故事中的情节紧张刺激又充满趣味。孩子们在跟随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接触到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现象背后原理的兴趣。

三、科学绘本阅读对小学低段科学探究兴趣的影响实例分析

(一)提升好奇心

在某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师引入了《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科学绘本。书中以一只小鼹鼠寻找是谁在它头上嗯嗯为故事线索,介绍了不同动物的粪便形状。这本看似有些诙谐的绘本却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开始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兴趣,会主动询问老师关于其他动物的饮食习惯、排泄方式等问题,并且在课后还会去图书馆查找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这表明科学绘本阅读能够提升小学低段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增强探索欲望

以《水的故事》绘本为例,在二年级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绘本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从江河湖海的蒸发,到云层的形成,再到降雨。阅读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关于水的探索活动。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自己制作简单的水循环模型,用塑料瓶、吸管等材料模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雨过程。这说明科学绘本阅读能够促使小学低段学生将从绘本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探索行动,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渴望。

四、科学绘本阅读影响小学低段科学探究兴趣的理论依据

(一)认知发展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段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通过直观感知和表象来认识世界。科学绘本以生动的画面、简洁的语言和趣味的情节,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具

象化,符合该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科学概念,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索的兴趣,为后续科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科学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富有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书中的科学内容与已有经验结合,逐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在阅读《昆虫日记》时,学生会对照书中描述,回忆自己见过的昆虫,从而加深理解。这种基于情境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理解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随着阅读不断丰富和完善时,便更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形成持续的科学探究动力。

五、在小学低段科学教育中运用科学绘本的建议

(一)精选绘本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多个维度出发,精心挑选科学绘本。首先,在内容深度上,要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如一年级学生适合画面简洁、色彩鲜明、情节直观的绘本,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常识和基础科学现象的认知;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应选择图文比例适中、语言通俗易懂的作品,增强阅读趣味性;最后,在主题选择上,可结合学生日常经验,优先考虑贴近自然、生活或身体结构等内容,逐步引导其过渡到涉及简单科学原理的读物,如《时间简史(普及版)儿童绘本》,以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持续探索兴趣。

(二)阅读引导

在学生阅读科学绘本时,教师和家长应从多个层面给予引导。首先,在阅读前可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如“你知道昆虫都有哪些特点?”引发学生思考;其次,在阅读中应适时讲解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昆虫的分类、习性等科学知识;最后,在阅读后可组织延伸活动,如观察真实昆虫、绘制昆虫图谱或制作昆虫标本,将书本知识与实际体验结合,加深理解和记忆,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六、结论

科学绘本阅读对小学低段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它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故事性的叙述等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理论层面来看,也符合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低段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科学绘本的作用,通过精选绘本和合理引导阅读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晋媛 . 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 以阳泉市 L 小学为例 [D]. 宁夏 : 宁夏大学 ,2023.

[2] 金翠清 . 具身认知视角下小学语文低段绘本阅读教学探究 [J].基础教育论坛 ,2024(2):54-56.

[3] 王剑 . 小学低年级绘本快乐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