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施宏科
四川省盐源县中学校
对于高中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取得理想成绩,还要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但是,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来看,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课时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等因素,学生在考试、练习以及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时往往难以作出正确选择甚至作出错误选择。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的角度认真分析、思考具体知识概念,以此培养学生单元整体学习思维,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一、以单元主题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以新高考模式为导向吃透教材,从多个角度出发解读、分析考试大纲、核心素养等重要内容,重新整合并梳理单元知识点,精确设计单元主题并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大单元教学的前后衔接,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节奏并获得学习效率的提高。
以教学“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单元为例,教师要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以及核心素养要求深入剖析教材,设计详细的教学规划并搭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引入课外资源,带领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理解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背景、目标和实施路径。首先,本单元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新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国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具体情况、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所以教师可以将主题设计为“坚持新时代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以此为出发点带领学生深入探索每一课的具体内容;然后,教师要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经济发展新理念与具体实施路径”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两个方向进行探索与总结,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具体课时安排设计课时目标,比如在第三课针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部分,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科技创新、金融改革、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组织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要求,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为方向优化教学活动。对此,教师要积极转换学生以往被动、低效的学习状态,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认真思考、互动交流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以本单元第一课时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展示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此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要多利用现代互联网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播放相关内容并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 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的这款手机(出示以前用过的一款非智能手机或初代智能手机),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功能吗?和你们现在用的智能手机相比它又缺少哪些功能呢? ② 从通讯行业的角度来说,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然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展开讲解,比如围绕某学生说的:“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多个企业的制裁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进行教学,以具体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三、注重总结、评价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大单元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但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尤其是在大单元教学活动前期,学生很有可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偏科等问题。对此,教师要注重总结和评价环节,通过有效地反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以教学“社会保障改革”方面的内容为例,在学生探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方向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如何在个人层面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做出的回答进行总结,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比如告诉学生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向学生推送新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修正,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也有更多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在分析新课程标准以及新高考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教学实力,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活动,从单元整体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并结合趣味性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系统化的整合思想政治内容,同时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琛. 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C]// 教育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 . 2024:1-3.
[2] 李西联. 浅谈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C]// 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4.
[3] 葛李婉婷 . 浅谈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C]//2024 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