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索
马世美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万红村小学 615100
引言: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语文学科因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特质,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现实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象普遍,自主探究意识不足学习方法欠缺科学指导,学习环境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基于此如何构建有效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方法、创设支持性学习环境成为亟待解决问题。探究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探索一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用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成长为主动型学习者。
一、培养兴趣,激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内在动力
兴趣作为最佳教师在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当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主动投入学习,探索知识奥秘享受学习乐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情境创设、故事引导等多元手段,让语文学习充满吸引力。通过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美妙故事与优美语言激发阅读热情,例如开展文学小旅行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名著情境,组织语文知识大闯关将语法知识学习融入游戏情境,举办我来当小老师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讲解文章段落,体验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挖掘每位学生独特兴趣点因材施教,个性化设计学习任务,针对喜欢表演学生引导其进行课文角色扮演,对于擅长绘画学生鼓励创作插图表达文章理解,对于善于思考学生则引导深入探讨文章主题。
问题意识培养同样是激发自主学习动力关键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文中主人公为何这样做?如果你是故事中角色,会怎样处理这一情况?”等,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与此同时教师应当采用思考墙或问题银行等形式,鼓励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疑问,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问题。成就感体验对维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设计梯度适宜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跳一跳能够到成就感,可以采用学习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进步,通过语文之星评选机制肯定学生努力,利用小组互评方式促进互相学习。
二、优化方法,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实际效能
科学高效学习方法是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重要基石,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更为关键,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多元认知策略,包括精读略读结合、朗读默读互补、整体感知与细节把握等技巧。其中思维导图运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将课文内容系统化,提问探究法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本深层含义,比较阅读策略促使学生在多篇文章对照中发现共性与差异,预测推断法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文意能力,角色扮演则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加深理解。元认知能力培养需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监控阅读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形成自我调控能力,如引导建立阅读档案袋记录学习轨迹,设计自评表促进反思创设交流平台分享心得体会。信息获取处理能力亦不可忽视,现代教育环境下学生需掌握多渠道资源获取方式,学会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内容并进行整合运用,这些技能构成自主学习坚实基础。
以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层次分明自主学习路径先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环节尝试自主识字,采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词称象、穿、测等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接着指导运用提问探究法,围绕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等核心问题展开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将问题—思考—方法—实施—结果清晰呈现建构完整知识结构,之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扮演曹冲与大臣角色进行情境对话,通过角色互换深入理解人物聪明机智品质,最后设计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科学原理,或收集其他智慧人物故事进行比较阅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设环境,强化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持久习惯
全方位学习环境应包含物理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化、时间管理科学化及社会互动多元化等要素,其中物理空间布局需注重功能区划分,如阅读区、讨论区、展示区等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资源配置则应关注多样性与适宜性,既包括纸质图书、工具书也涵盖数字资源、音视频材料,形成立体资源体系。时间管理方面则需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内外学习时段,培养珍惜时间意识与高效学习习惯,社会互动环境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与积极互助同伴氛围尤为重要,教师角色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性。家校协同机制也不可或缺,家庭阅读氛围营造与亲子共读活动开展能够有效延伸课堂学习空间,形成教育合力,当这些环境因素协同作用时,学生才能在浸润式氛围中自然而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以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为例,教师应当精心构建多维度自主学习环境,课前设置历史故事探秘主题墙,布置有关先秦历史背景图片与资料激发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知识,课堂上采用探究小组模式,将教室布置成圆桌讨论形式每组配备工具书,方便学生随时查询西门豹、河伯、巫婆等词语含义与历史背景。课堂活动中创设古代县令体验馆情境,让学生扮演西门豹角色思考如何治理水患与迷信问题,通过角色体验深入理解文本,同时开辟质疑探究角,鼓励学生针对“西门豹为何要惩罚巫婆而不是直接修渠”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课后则建立古今治水英雄榜,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搜集历代治水名人事迹进行比较探究,拓展阅读视野。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与支持者,适时提供资源与方法指导而非包办代替,同时发动家长配合推荐相关历史读物,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形成家校合力。
结论: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兴趣激发、方法指导与环境创设三方面综合施策。探究提出兴趣培养应注重情境创设与问题意识培养,方法优化应关注基础学习策略指导与元认知能力培养,环境创设则应兼顾物理环境、资源环境与社会互动环境。这些策略相互关联促进,共同构成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路径。实践表明当学生拥有浓厚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置身良好学习环境时,其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 凤 娇 . 提 高 小 学 生 语 文 自 主 学 习 能 力 的 策 略 研 究 [J]. 炫 动 漫 ,2023(17):0232-0234.
[2] 陈令娟,陈旭英.应用"互联网+微课"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善天下, 2020(16):737-738.
[3] 金学成.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000(01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