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程节能措施的应用实践
乔明亮 李镔
淄博朗晖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400
引言
经济腾飞阶段,我国化工行业传统生产流程中,资源耗损与环境污染现象愈发明显,生态环境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考验,在现阶段的背景里,生态化工技术,聚焦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技术架构,日渐成为我国化工领域转型发展的核心趋势。绿色化工技术采用优化原料、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强化污染处理等手段,全面推动生产流程的绿色与高效升级,世界各国在绿色化工技术发展与应用上实现跨越式进步,促进了化工领域迈向绿色、低碳的转型。在推广实施阶段,我国绿色化工技术面临技术关卡、成本压力及政策制约等多重挑战,探讨绿色化工技术的深层含义与鲜明标志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实施策略及路径,对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亦为工业绿色革命积累了实践智慧。
1 化工工程节能价值
1.1 资源可持续性保障与行业生存根基
化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依赖不可再生能源像化石燃料以及水资源,其高能耗的特性和全球资源枯竭的趋势形成直接矛盾,节能不只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一种有效工具,更是维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化工生产能够缓解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情况,避免因资源价格波动而引发供应链危机,同时节能技术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结构的路径依赖现象,推动化工行业向可再生能源与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比如借助余热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把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热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工艺热源,实现能源的“自循环”从而为行业长期生存提供基础保障。
1.2 环境责任履行与生态友好型发展
化工工程因为高能耗常常会伴随着高污染排放情况,其生产过程里的碳排放以及废水废气排放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节能措施属于化工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核心关键抓手,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能间接降低污染物的生成,从源头削减环境所承受的负荷,比如说优化反应条件和分离工艺能够减少副产物生成,从而降低末端治理工作面临的压力,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和碳捕集技术则可以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种“节能即减排”的逻辑不但符合全球碳中和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帮助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避免因环保违规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和政策风险,进而为行业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3 技术革新驱动与产业竞争力跃迁
节能需求已经成为化工工程技术创新核心驱动力,推动化工行业从粗放型生产向技术密集型升级,传统化工工艺依靠高能耗来实现高转化率,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反应路径等手段降低能耗,节能技术运用强化过程耦合与引入智能控制等办法,在降低能耗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膜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精馏能大幅减少能耗并提升纯度,基于数字孪生的过程模拟可实现能耗与产量动态平衡,这种技术迭代重塑化工工艺核心竞争力催生新业态,以低能耗高附加值为特征的前沿领域不断涌现,企业通过技术壁垒构建差异化优势占据价值高地,在全球产业链中获得更有利的发展位置。
2 化工工程节能措施的应用实践
2.1 能源管理方面
加强能源管理是化工工程节能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统计和分析,能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例如,通过安装能源计量仪表,对各生产环节的能耗进行精确计量,明确能耗指标,将节能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激发员工的节能积极性。同时,合理利用余热余压也是能源管理中的重要节能措施。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压,如反应热、蒸汽冷凝水余热、工艺气余压等。通过采用余热锅炉、热泵、汽轮机等设备,将这些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可转化为电能、热能等二次能源,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2.2 工艺优化方面
工艺优化是化工工程节能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可显著降低能耗。例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合理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能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生成,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某化肥生产企业,通过优化合成氨工艺中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参数,使合成氨的单位能耗降低了 8% ,每年节约大量能源成本。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也是节能的重要途径。
2.3 优化原材料的选择
优化原材料选用可显著降低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首先,优先选用绿色能源,例如,采用生物质原料如木质素、淀粉等替代传统石油化工原料,亦能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促进垃圾资源化处理,对农业废弃物料、工业副产物等实施深层次利用与精深加工,可达成废弃物的高效价值化处理,减少资源损耗。同时,还需强调原材料的环保特性,采用低毒、易分解、环保型原料,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污染产生,原材料选取须契合化工生产流程,确保高效转化与节能降耗,例如,在制备过程中,优先选用活性强、处理便捷的物料,可降低副产物产量并减少分离费用,化工工程可在生产成果与生态保护间实现协调,达致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
2.4 强化设备维护与运行效率
设备在化工领域占据关键地位,其运行效能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环节的环保成效和资源使用效率,强化设备养护与管理,是推动化工工程绿色生产的关键举措,设备高效运行保障的基础在于定期维护,制定合理设备维护方案,对重要设备实施周期性检验与维护,及时排查并整改存在隐患的问题,防止设备故障引发资源损耗及环境破坏。例如,进行反应器与分离装置的密封性能检验,可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泄漏风险,改进设备性能是提高运作效能的核心,实施技术升级革新,若采用节能泵、换热器等设施,可明显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生产技术效率。此外,促进设备智能化升级,如采纳自动化管控系统和物联网技术,能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并精确调整,改进操作准确性,增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设备使用年限与优化废弃设备处理,持续降低环境负荷。最后,强化人员培训及管理,确保作业人员掌握专业能力与环保理念,确保设备操作与维护得当,全面实施设备养护与升级。
结束语
化工工程节能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倒逼情况下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技术升级和竞争力重塑的战略机遇,通过工艺流程优化以及能源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化工企业能够实现能耗强度和碳排放的双重下降,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践表明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规避政策风险,还能催生绿色化工和循环经济等新业态,推动行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生态友好型转型,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化工节能将进入“全要素优化、全产业链协同”的新阶段,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参考文献
[1]狄萌.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24,14(10):31-33.
[2]胡希春,高健,李维海,盖丛敏,武庆臣.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关键技术分析[J].清洗世界,2024,40(05):72-74.
[3]许默,陈静.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2024,(0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