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作者

张春艳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029400

引言

交通强国建设进程中,公路工程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乎交通网络的运行安全与服务效能。公路工程施工涵盖多专业领域,跨越较长周期,施工中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技术工艺的精细要求,以及参建人员的专业差异,都使得质量问题频发。因此,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成为保障公路工程品质、推动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1.1 施工质量标准的规范与细化

施工质量标准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石。需结合国家相关规范与行业标准,针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不同施工内容,制定详细且具操作性的质量标准。对于路基施工,明确填土压实度、平整度、边坡坡度等指标要求;路面施工则规范沥青混合料配比、摊铺厚度、压实度等参数。同时,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及时更新质量标准,将绿色环保施工、智能化施工等新要求纳入其中,确保标准与时俱进。通过规范与细化质量标准,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为质量验收提供明确依据,从源头保障工程质量。

1.2 质量责任体系的明确与落实

清晰的质量责任体系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主体的质量责任。建设单位作为项目主导方,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质量目标实现;施工单位承担施工质量的直接责任,需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都要明确自身职责。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质量监督职责,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通过签订质量责任书、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将质量责任与绩效考核挂钩,对失职行为进行问责,促使各参建主体切实履行质量责任,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控的良好局面。

1.3 质量验收制度的完善与执行

质量验收制度是把控工程质量的最后关卡。完善质量验收制度,需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验收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工序验收制度,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组织专项验收,邀请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依据质量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整改期限,跟踪整改过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保证不合格工程不投入使用,切实保障公路工程质量。

二、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把控

施工准备阶段是质量控制的起点。在技术准备方面,组织施工人员深入研究施工图纸与技术规范,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在物资准备上,严格把控原材料与构配件质量,对水泥、钢材、沥青等主要材料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性能符合标准。同时,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与调试,保证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求。此外,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完善临时设施建设,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动态管理

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建立质量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对于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等关键指标,采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快速检测,及时掌握质量状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与操作规程,对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制止与纠正。开展质量巡查与专项检查,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针对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加大检查力度。同时,建立质量问题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实现质量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综合评定

竣工验收阶段是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检验。在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查漏补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验收标准与程序进行,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路基稳定性、路面使用性能、桥梁结构安全等进行检测评估,运用科学的评定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量化打分。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明确整改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通过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综合评定,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质量,为工程交付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

3.1 质量管理人员与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质量管理人员与技术资源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力量。优化质量管理人员配置,选拔具备丰富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赋予其独立行使质量监督的权力。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在技术资源方面,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鼓励技术创新,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建立技术咨询与交流平台,邀请行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技术资源共享,为施工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3.2 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的强化

强化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与企业内部监督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检测评估,增强监督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企业内部完善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将质量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质量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质量不达标的进行处罚,通过监督与考核,形成有效的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

3.3 质量文化与协同管理氛围的营造

质量文化与协同管理氛围对施工质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项目建设中,培育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如质量知识竞赛、质量标语征集等,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 “质量第一” 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协同管理,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鼓励各单位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质量管控氛围。同时,积极推广质量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整体提升。

四、结论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策略、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在实际工程中,各参建单位需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质量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提升质量管控水平,为打造优质公路工程、推动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彦敏.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汽车周刊,2025,(07):116-118.

[2]马仁帮.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5,(12):20-22.

[3] 郑娟.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5,(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