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研究

作者

孟玺 王原波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453400

0 引言

桥式起重机作为重型工业搬运设备,常用于工厂、仓储与物料转运等场所。其运行频繁、承载负荷大,结构复杂,长期使用中极易出现多种机械故障。若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不仅影响正常作业效率,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系统分析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类型,制定科学有效的检修方法,并建立规范的保养与管理机制,是保障设备可靠运行与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1 桥式起重机简介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和物料转运场所的重型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完成大宗物料的水平与垂直搬运。其结构由桥架、大车、小车、起升机构等部分组成,可在规定轨道范围内实现空间三维方向的精准操作。由于其承载能力强、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成为现代工业物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然而,长期运行过程中易因机械磨损、负载冲击及维护不当引发多种故障,需系统性分析与排查加以解决。

2 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方法探析

桥式起重机作为高频率作业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类机械与电气故障。故障如未及时排查与处理,不仅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2.1 联轴器故障及检修方法

联轴器作为桥式起重机中连接电动机与减速器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并缓冲扭矩冲击。在频繁启动、载荷突变或安装偏差等情况下,联轴器容易出现磨损、裂纹、松动或键槽损坏等问题。常见故障表现为传动不平稳、异响或振动过大。检修过程中应重点检查联轴器同心度、键连接松动情况及弹性元件的完整性,必要时进行更换或校正。为防止再次损坏,建议定期检测联轴器对中误差并保持润滑状态,严格控制安装精度,确保轴系的稳定运行。

2.2 制动器故障及检修方法

桥式起重机的制动器用于在起升或运行过程中确保运动部件可靠停止,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安全。常见故障包括制动衬垫磨损、制动电磁铁失灵、弹簧力不足或动作延迟等。故障时常表现为制动距离延长、起吊物发生滑落或制动过程出现异常噪声。检修时应首先检查衬垫厚度是否低于标准,调整制动间隙并更换弹簧或电磁铁线圈。若发现制动轮表面不平整或烧蚀痕迹,应予以修复或更换。定期维护可有效延长制动器寿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2.3 减速器故障及检修方法

减速器是起重机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变为低速高扭矩输出。在长期高负载运行中,减速器可能因润滑不足、齿轮啮合异常或轴承磨损引发故障。典型表现为运转噪音异常、温升过高、漏油及输出扭矩不足。检修时应重点检查齿轮啮合情况、轴承间隙及油封完好性,发现严重磨损或裂纹应及时更换相应部件。为预防故障,建议按周期更换齿轮油,保持油位正常,运行前检查通气孔畅通,避免因润滑系统失效导致结构性损坏。

2.4 电气系统故障及检修方法

电气系统作为桥式起重机的控制中枢,涵盖配电、控制回路、限位保护及安全连锁等多个部分,任何环节失效均可能导致运行异常。常见电气故障包括接触器接触不良、继电器失灵、电缆老化、控制按钮损坏或线路短路。故障诊断应使用万用表、兆欧表等工具分段测试电压、电阻及绝缘情况,定位具体问题点。检修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操作安全,断电后方可拆检电控柜及元件。为降低故障率,应定期检查接线端子紧固程度、清洁电气箱内部并更新老化元件,确保控制系统响应灵敏、运行可靠。

2.5 滑轮故障及检修方法

滑轮装置是起升系统中关键的受力构件,主要用于引导钢丝绳方向与分担载荷。滑轮磨损、卡阻、槽口破损或轴销松动是现场常见故障,长期运行中如维护不到位,极易导致钢丝绳跑槽、磨损加剧甚至断裂,造成安全隐患。检修时应重点检查滑轮轮槽表面是否平滑,有无变形或裂纹;转动是否灵活,润滑状态是否良好。若轴承松动或卡滞,应更换轴承并校正轮轴。建议定期清理滑轮及其周边部位,保持良好润滑,确保滑轮在起升作业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 桥式起重机维修保养与管理措施探析

桥式起重机作为大型特种设备,其使用频率高、工作环境复杂,一旦管理措施不到位或保养制度缺失,极易引发设备性能下降甚至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建立完善的维修档案体系,制定合理的定检周期,细化各关键部位的日常与周期性保养内容。同时,企业应加强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确保操作得当、故障能及时识别与排除。

3.1 建立规范的维护保养制度

科学的维护制度是保障起重机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不同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磨损特性,应制定相应的检查频次与保养内容。例如,传动系统应定期检查润滑状态和联轴器对中情况;制动系统需监测制动片磨损程度及制动响应;电气系统则应检测接线紧固性及绝缘性能。管理部门应建立详实的设备台账和保养记录,对每次检修情况进行归档,确保后续故障可追溯。制度应明确责任到人,落实“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通过执行标准化的维护流程,不仅可减少临时故障的发生频率,还可实现维修工作的规范化与透明化。

3.2 强化操作与检修人员技术培训

起重机的运行安全与操作者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是设备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操作人员需掌握设备结构、运行流程及紧急处置方法,避免因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检修人员则应熟悉各类故障信号的识别方法,具备独立判断与处理常见问题的能力。培训应包括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结合实际故障案例提高技术水平,并形成定期考核与资质复审制度。通过技术培训与知识更新,构建一支熟练、规范、应变能力强的运维队伍,是保障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措施。

3.3 推行预防性维修与状态监测

传统的被动维修方式往往在设备出现明显故障后才进行处理,不仅延误工期,也可能造成更大损害。为提升管理效能,应推行预防性维修策略,即在设备尚未发生异常前通过计划性检修和部件更换降低故障风险。同时,结合现代状态监测技术,如振动分析、温升检测和润滑油分析等,对关键部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提前识别潜在隐患。设备管理系统可将监测数据归档分析,为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由“故障处理”向“状态管理”转变,逐步实现从经验型维修向科学型管理的过渡,提升桥式起重机的整体运行可靠性。

4 结束语

通过对桥式起重机主要部件故障的归纳分析与典型排除方法的探讨,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维护保养制度、人员培训及状态监测等措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故障防控体系。实践表明,强化日常管理、推进预防性维修,有助于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安全风险。未来应结合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完善运维策略,实现桥式起重机运维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

参考文献:

[1]许正航.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研究[J].中国机械,2024,(23):123-126+130.

[2]张健,郑博.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24,(06):177-179.

[3]胡宏匡,芮红冲.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及排除[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