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频谱仪的原理与应用探讨
盛利利
随着技术的发展,频谱仪架构全面革新,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频谱仪广泛采用多通道和互相关技术,宽带分析能力不断提升,满足了实时处理的要求。例如,国产RSA6000 系列实时频谱仪的扫描速度达到了 4THz/s ,实时带宽最高达到 200MHz 。在硬件方面,广泛采用宽带 ADC,传统的 YIG 滤波器已经被更先进的滤波器组替代,所以仪器精度明显提升。在 5G 技术的应用下,高数据速率、高阶调制等需求都逐步得到满足。随着技术的完善与发展,频谱仪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国市场也对该设备有着旺盛的需求,仪器研发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已经通过许多行业权威认证,在精度层面已经可以赶超国际顶尖水平,在物联网、机载雷达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一、频谱仪的原理
(一)概念
从本质上来看,频谱仪是一种测量电信号在频域特性的仪器,能够分解复杂的电信号,使其成为多种频率的正弦波分量,然后转化为图形,以此呈现信号强弱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工程分析师可以根据频谱仪显示的结果对电路进行分析,也可以用于射频性能分析。频谱仪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号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也可以测试各类元件参数,如放大器、滤波器等[1]。频谱仪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差异分为即时频谱仪和扫描调谐频谱仪。
(二)原理
根据频谱仪的概念可知,频谱仪的主要任务就是分解复杂的时域信号,使其成为对应的频率分量。目前频谱仪最常用的超外差式扫描调谐技术,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 1 频谱仪基本原理

具体来说,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先将信号输入衰减器,起到对后续电路保护的作用。如果输入超大功率信号,频谱仪前端因为比较灵敏,很容易发生损坏。衰减器可以根据需求将信号幅度减小,使其始终保持在线性范围内,满足频谱仪工作需求。低通滤波器是频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抗混叠。该元件能够将比当前测量频率范围高的信号成分滤除,避免频率较高的信号与本地振荡器混频,进而出现虚假信号,或者信号出现在中频范围,容易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频谱仪的核心部件为混频器,用于变换频率。该器件具有非线性的特点,能够将输入信号混入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中。通过混频新的频率成分会随之生成,包括和频与差频两类,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主要关注差频。本地振荡器主要用于生成正弦波,该正弦波具有可扫描的特点且纯度比较高。通过对电压进行控制,能够将它的频率从最小值线性扫描到最大值。
频谱仪中还有另一个核心部件,就是中频滤波器,具有选择性放大信号以及滤波的作用。该滤波器具有带宽可调的特点,但中心频率不会变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果中心频率设定为 f_IF,混频器在 f_L0 随意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输入信号的频率与其差频等于 f_IF。在这种情况下,输入信号必须先满足条件,然后才能在中频滤波器中通过,其他频率信号会被阻挡[2]。所以,在扫描过程中,输入信号频率会按照高低顺序依次通过中频滤波器,具有分离频率的作用。
射频信号在中频滤波器处理之后,通过检波器转换为相应的直流电压,该电压能够体现输入信号在该频率点达到的功率。视频滤波器具有平滑显示的作用,属于低通滤波器,能够平滑地处理上一个环节输出的电压信号,有效减少显示轨迹噪声以及抖动,具有提升信号曲线清晰度的效果。最后,显示器将处理后的结果可视化呈现。采用 X 轴和 Y 轴显示的方式,X 轴与扫描频率范围对应,Y 轴与信号幅度对应。在扫描的过程中,信号幅度图会逐步在屏幕上绘制呈现,也就是生成频谱图,便于工程师分析。
频谱仪应用和测量的过程中,主要了解频率范围、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参考电平、噪声底板几项参数与概念。频率范围就是仪器由高到低能够测量的频率区间;分辨率带宽本质上就是中频滤波器的带宽,会直接影响相邻信号区分能力,该参数越小,则说明分辨率越高,扫描速度会随着参数变小而变慢;视频带宽本质上就是视频滤波器的带宽,对频率分辨率并不会产生影响,具有平滑噪声的作用,能够提升信号观察的便捷性和清晰度;参考电平就是在显示屏中展现的 Y 轴顶部幅度值;噪声地板就是频谱仪的本底噪声。信号必须比噪声低板高才能使用频谱仪进行测量。
二、频谱仪的应用
(一)应用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频谱仪技术在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也随着技术创新持续拓宽。例如,罗德与施瓦茨 FSWX 系列采用了内部互相关算法,能够对多路信号进行同时分析,仪器固有噪声也得到了有效地抑制,进而测量更加精准。目前来看,频谱仪在机载雷达、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我国已经开始使用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进行太阳大气三维探测。我国实施无线电管理政策,极大地规范了频谱仪市场,并且大力鼓励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快频谱仪的国产化进程。
(二)应用场景
频谱仪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其基础功能就是信号参数测量,可以在调试晶体振荡器中应用,也可以在无线模块验证场景中应用,通过测量确认无线模块是否在规范频点上工作。测量内容包括频率、功率和占用带宽三项。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主要对中心频率、扫宽和参考电平三个旋钮进行操作。首先,根据测量要求进行参考电平设置,预防信号过载,合理控制信号,使其能够清晰地呈现。然后设置扫宽,进一步提升信号呈现的清晰度。使用频谱仪的标记功能,利用“光标”对频率、功率值进行精准读取。频谱仪普遍设有峰值搜索功能,可以对信号峰值进行快速测量与定位。
所有非线性器件都会有谐波产生,或者出现杂散的情况,可以使用频谱仪进行测量。该测量的具体场景为功放性能评估或者产品预兼容性测试,测量内容包括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和本振泄漏等杂散信号。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程师使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测量,获取基波功率之后,将滤波器接入输出端,用于抑制基波频率,使谐波能够清晰呈现[3]。合理设置输入衰减器,避免大信号将前端损坏。如果对大功率信号进行测量,必须使用外置衰减器,这样才能保障测量精度。
调制信号分析也是频谱仪的主要功能,通常在数字通信系统发射机质量以及调制误差诊断中应用。主要对邻道功率比、发射频谱模板、误差矢量幅度三项内容进行测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现代频谱仪已经普遍应用矢量信号分析软件,能够对调制信号进行深度分析。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分辨率带宽和视频带宽。
此外,频谱仪还具有电磁干扰预测试、信道功率测量等功能,由于功能丰富,所以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未来会逐步向技术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满足实时分析的需求,并且覆盖更高频段。
结语:
综上所述,频谱仪将超外差原理作为基础,采用频率扫描与滤波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信号频率特性。频谱仪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不论是信号观测,还是故障诊断,都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仪的精度日益提升,目前正在向软件定义、更宽频带、更强分析的方向演进,逐步成为科研、国防、航天等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仪器。
参考文献:
[1]郭少杰,沈发新,高冠男,等.超宽带超高分辨率太阳射电频谱仪的研发[J].天文研究与技术,2023,20(06):518-526.
[2]赵自鹏,刘良斌,李娅.基于 STM32F407 的声音信号频谱仪设计[J].电脑与电信,2024,(07):57-61.
[3]石旭,薛静.频谱仪显示屏技术的演进与应用[J].中国信息界,2024,(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