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DCA 循环管理法在药事管理改进工作中的实践分析

作者

马涛 李笋 杨洋 李小阳

联勤保障部队第968医院

药事管理是现代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管理项目,因此实施积极、有效、合理的措施是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1]。PDCA 循环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将该项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并实现持续改进[2]。为了探究 PDCA 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改进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我们对本院 2024 年度的药事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段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具体研究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4 年1 月至 6 月采取药事常规管理工作模式, 7 月至12 月采取 PDCA 循环管理模式,选择我院 1000 例用药患者以及 100 例医护人员分析对比两种具体模式的应用详情。研究组用药患者的男女比例为 510/490,平均年龄为( 43.22±4.08 );对照组用药患者的男女比例为 530/470,平均年龄为( 44.29±4.21 );研究组医护人员男女比例为 20/80,年龄均值为( 30.91±3.52 );对照组医护人员男女比例为 25/75,年龄均值为( 31.13±3.49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拿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事常规管理工作模式。主要包括:明确各个药事部门的管理职责,延续原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研究组:实施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计划:首先建立药事管理小组提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主要成员包括门诊药房、住院药房、静配中心、药库、临床药学室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由药剂科主任担任组长。(2)分析存在问题:① 医院的药事规章制度更新不及时,部分内容可实施性不强; ② 部分药师对新的药学法律法规和药物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分; ③ 拆零药品效期管理上还存在漏洞; ④ 二类精神药物使用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 ⑤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较大且存在不合理现象; ⑥ 部分医护人员未参加药剂科组织实施的考核以及培训。(3)实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① 完善药事规章制度,重点关注麻醉类药物、抗菌药物、精神类药物等; ② 对急救备用药物、药品有效期、药品储存环境等给予相关管理措施; ③ 定期对药学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药学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有效提升药学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能力; ④ 改善科室内部工作流程,将易混淆药品、临近效期药品、高危药品等统一标识专柜贮存; ⑤ 督导未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补训。(4)检查: ① 药事管理小组重点定期检查麻醉药物、精神类药物以及抗菌类药物管理、使用情况; ② 密切关注各类药品库房温度、湿度以及冷藏药品冰箱温度登记等; ③ 邀请上级药学专家对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改进建议。(5)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小组根据医院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和有效措施,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认真进行总结,力争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做到边发现边整改边总结。(6)总结:将 PDCA 循环管理法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改进工作并对每个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总结使下一阶段有效持续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主要着力于加强药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药师整体的服务质量,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每个问题进行再一次的 PDCA 循环从而不断促进药事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用药不规范率。

对比两组医护人员对本院药事管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7.0 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用率( (n%) 表示,以 P<0.05 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不规范率比较

研究组的用药不规范率( 0.10% ),显著低于对照组( 0.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1。

表 1 两组用药不规范率比较[n (% )]

2.2 两组医护人员对本院药事管理的满意程度比较

研究组医护人员对医院整体药事管理的满意率 97.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9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本院药事管理的满意程度比较[n (% )]

3 讨论

3.1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分析

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改进工作需要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管理方案来规范所有用药行为。由于目前医院药学部门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存在一定差异,部分管理工作还未能切实落地实施。药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需要谨记自身职责,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做好药物安全管理及合理用药从而使患者的健康权益得到保证[3]。

3.2 PDCA 循环管理法用于医院药事管理的价值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法即戴明循环管理法,具有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等多重优势[4]。相关学者尝试将PDCA 循环管理法用于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总结得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一方面可以发现医院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错误问题,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逐一解决,从而改善医院药事管理工作[5];另一方面,基于 PDCA 循环管理法的管理能够提高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及责任感,带动医院药事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奠定良好基础[6]。PDCA 循环管理法可作为提高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的一种可行方法[7]。

3.3 基于 PDCA 循环管理法进行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改进效果

P 代表计划,主要包括对于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标的制定。D 代表执行,主要是根据目前医院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和实施计划,并逐一落实,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相应调整。C 代表检查,主要包括查看管理措施以及实施后的具体反馈效果并及时进行认真总结,不断分析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A代表处理,主要包括对总结的问题的再次处理,有效的经验继续加以运用并予以标准化;足够重视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循环。以上四个过程不仅仅是一次性方案,而是一种循环运行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在不断的循环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经过此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用药不规范率 0.10% )明显低于对照组( 0.90% ),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本院药事管理的满意率 9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9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表明将 PDCA 循环管理法运用于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改进工作中,可明显降低医务人员的用药不规范率,进而增加患者信任度,不断提高医院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不断有效提升医院的药事管理效率、工作质量以及药学服务水平。充分验证了 PDCA 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PDCA 循环管理法的应用不仅能显著增强了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能推动了药事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这使得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效,对工作质量改进情况把握更加准确,因此,该管理方法值得在医院药事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与推广,为提升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整体服务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计文超,许丹华,李晴宇,等.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我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0,29(4):272-277.

[2]练柳丁,吴小妹,钟金焕,苏宏.应用PDCA 循环管理法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及药库药事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2):97-98.

[3]钟振,徐恒武,应超.PDCA 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1):89-90.

[4]于美芹.PDCA 循环管理法在医院药事与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9):249-252.

[5]宋敏,邓晓冬,张子雨,等.PDCA 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20,29(4):41-43.

[6]ZHANG D.Discussion on the value of PDCA cycle in drug dispensing in Xipharmacy[J].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2021,30(9):181.

[7]崔绘芝.PDCA 循环在提升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4):190-192.

作者简介:马涛,1977.09,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以及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121000 辽宁锦州,联勤保障部队第 968 医院通讯作者:李小阳研究生,副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