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途径

作者

周安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连云港救助基地 江苏连云港 222042

一、引言

随着海上救助任务日益复杂化和管理现代化发展,救助行业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员工管理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时代救助行业发展需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使党组织不仅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也成为推动救援能力提升、应急效率优化和团队凝聚力增强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分析救助行业基层党组织党建现状,探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必要性及路径,为行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党建工作体系及提升海上救助综合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救助行业基层党组织党建现状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设置及组织架构

本行业基层党组织通常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覆盖各业务部门和关键岗位,确保党的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深入到救助第一线。在多数单位中,基层党组织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成,并建立了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等运行机制。这些组织架构能够有效保证党组织在企事业中的决策参与和监督作用,为党建与业务的结合提供制度基础。

(二)党建工作开展现状

目前,本行业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等工作,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学习培训等形式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和组织认同感。一些单位尝试将党建活动与单位文化、团队建设及员工激励结合,如开展党员示范岗、先锋队等项目,推动党员在救助任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

(三)现阶段党建与业务融合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仍面临多方面挑战。部分单位党建工作与业务目标存在脱节,党建活动偏重政治学习而忽视业务指导,导致党员在海上救助任务中的示范作用发挥不明显。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党建成效难以量化,对业务绩效和党员贡献缺乏有效激励。部分党员在推动救援效率提升、应急管理优化及团队协作中的主动性不足,限制了党建工作对提升单位整体救助能力的支撑作用。

三、救助行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必要性

(一)强化救助行业核心竞争力

救助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管理和行业策略,还与组织内部的思想凝聚力密切相关。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工作,可以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单位发展的动力,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救援技能提升、应急效率优化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党员示范岗、小改小革先锋队等形式,推动员工在关键业务环节中发挥表率作用,提升单位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党建与业务融合能够形成全员参与、协同发展的氛围,使单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具备稳定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团队执行力

党建工作强调组织认同和思想引领,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党员在日常管理、项目推进和团队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引导非党员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应急流程,提高团队执行力。同时,党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和员工关怀项目,也有助于激发员工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使团队形成高度协同的工作模式[2]。

(三)推动救助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履行

党建工作能够将党的理念、价值观和精神引入单位的救助文化建设,通过宣讲、培训、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员工行为规范和价值认同。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单位不仅在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还能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展现担当,例如参与海上安全宣传、环境保护救援和公益救助活动,提升单位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度,为构建安全、有序的海上救援体系

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救助行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路径

(一)构建“党建引领、业务支撑”理念

在新时代救助行业发展中,构建“党建引领、业务支撑”的理念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核∴L= 单位基层党组织要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与单位的实在训练相结合,明确党建工作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推动业务发展和单位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将党建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党员干部在救援行动指挥、应急演练及技术研发等环节发挥示范作用,形成“以党建促救援、以救援强党建”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党组织参与单位重大决策的制度

救助单位应健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将党建工作嵌入单位治理结构和决策流程。例如,在应急救助抢险任务、应急保障、实战训练及小改小革创新等环节,党组织可通过党委会或党组织委员参与讨论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制度化安排不仅保证单位在执行救援任务过程中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和价值导向,也推动决策更加科学、稳健与可持续,是提升救援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将党组织活动与救助抢险、创新研发结合

在具体实践中,单位应将党组织活动与救助抢险、技术研发等业务环节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统一。可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救援先锋队及应急攻关小组,将党员责任与救援任务直接挂钩,使党建活动成为推动救援任务顺利完成、技术突破和业务优化的动力[3]。同时,党组织可在应急救助抢险、小改小革和日常训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增强党员和员工的参与感和使命感。

(四)将党的理念融入救助文化宣传

单位可以通过宣传栏、内部刊物、本单位官网及文化活动等渠道,将党的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和先进事迹融入单位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设中。例如,将党员在重大救援任务中的先进事迹、创新救援技术成果及社会救助项目展示在单位宣传平台,既增强员工对党的理念认同,又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五)运用信息化平台推动党建和业务信息共享

通过建设线上党建管理平台和业务信息系统,单位可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活动的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例如,党员管理、组织生活记录、培训进度、业务项目进展等信息可以集中存储和实时更新,便于党组织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业务执行情况。信息化平台还可提供在线学习、讨论、任务分配和绩效反馈功能,实现党建教育与救援业务管理的互动化、透明化和科学化。

五、结论

基层党组织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凝聚力的关键举措。通过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活动实践、文化宣传及信息化手段,单位能够实现党建与业务的互促共进。融合不仅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团队执行力,还能将党的理念内化为单位文化和员工行为规范,推动本单位社会责任的履行。未来,单位应持续优化融合机制,创新方法与载体,实现党建工作在促进业务发展和单位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罗莉娜.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24(29):118-120.

[2]吉学斌,李梅.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业务工作方法途径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20(36):96-97.

[3]田雪娟.新形势下探索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名汇,2023(1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