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泽学

通辽市交通战备物资储备中心(通辽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1 沥青路面概述

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的一种主流路面类型,这种路面主要将沥青材料作为黏结剂,与不同粒径的矿质集料(如碎石、砂砾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铺设而成。根据结构层次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类型,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开级配抗滑表层、透水性沥青路面等,以满足不同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及环境条件的需求。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集料颗粒的排列紧密,空隙率较小,一般低于 4% ,因此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耐久性。这种路面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渗透,减少因水分侵入而引起的路基损坏,适合用于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能够承受高强度的交通荷载,提供平稳舒适的行车体验。

开级配抗滑表层则通过调整集料的粒径分布,形成较大的表面纹理,增加路面的静摩擦系数,特别适用于弯道、坡道及事故多发地段,以提高行车安全。此外,开级配设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雨天的路表积水,降低水雾对视线的影响。

透水性沥青路面作为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采用特殊设计的集料配比和施工工艺,使得路面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能够让雨水直接渗透至地下,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有助于保持地下水位的平衡,促进生态循环。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 基础施工技术

首先,必须对原地面进行彻底的清理作业,清除所有杂物、腐殖土、表层植被及其他不稳定物质,确保地基的平整度和足够的强度,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接着,需依据设计规范和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填料进行分层填筑,严格控制每层的填筑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基础的均匀承载能力。在填筑过程中及填筑后,必须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工艺,严格控制压实度,确保每一填筑层均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标准,有效防止后期可能出现的路面沉降、不均匀变形或翻浆等病害,为沥青面层的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摊铺是决定沥青路面质量的核心工序之一。首先,需严格依据设计图纸、配合比要求及施工技术规范,精确计算所需沥青混合料的数量,并均匀、连续地将其摊铺在经过验收合格的基础层上。摊铺过程中,必须确保摊铺机匀速、稳定地运行,保持恒定的摊铺宽度和速度,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关键。同时,要严格控制摊铺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混合料的性能。此外,摊铺速度需适中,过快易导致混合料离析、粗集料集中,过慢则可能造成混合料冷却过快影响压实效果。摊铺后,需立即对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平整度、宽度及初步密实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标准,为后续的碾压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2.3 沥青混合料碾压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机械压实,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从而确保路面的耐久性与行车舒适性。在碾压过程中,首先需采用轻型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其主要作用是初步稳定混合料,消除摊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离析现象,并为后续复压打下基础。随后,按照规定的碾压顺序(通常遵循“先边后中、先静后振”的原则)和分层厚度要求,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和终压。必须严格控制每一层的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压实温度,确保压力适中且均匀分布,以达到理想的密实效果。同时,要避免过度碾压,防止因温度过低或碾压不当导致沥青混合料产生推移、开裂或损坏,最终形成平整、密实、均匀的沥青面层。

2.4 接缝施工技术

接缝处理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其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整体性和美观度。在接缝施工中,首先必须精确预留接缝位置,通常采用沥青路面切割机进行垂直切割,或使用人工精细挖掘,确保形成平直、清洁的切割面或刨槽。然后,在摊铺相邻幅沥青混合料时,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接缝工艺进行拼接。对于冷接缝,需使用热料预热接缝边缘;对于热接缝,则需确保摊铺时两侧料量充足且衔接紧密。之后,应用专用的接缝处理材料,如改性沥青或乳化沥青,对缝边进行涂刷和粘结,并进行细致的平整处理。整个接缝处理过程必须确保新旧沥青混合料紧密结合,无任何可见的缝隙、离析、错台或凹陷现象,同时要严格控制接缝的宽度均匀一致,并使用压路机对缝边进行重点碾压,使接缝处的平整度与周围路面完全一致,外观自然。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优化

3.1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标准

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所使用的沥青、矿质材料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于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其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材料追溯体系,确保原料来源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可控性。

3.2 规范施工工艺参数控制

施工工艺参数的控制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参数计划。包括摊铺温度、碾压速度、压实度等关键参数,确保各参数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施工工艺参数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3 强化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

机械设备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工具,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和隐患。同时,还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施工质量。

3.4 完善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

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是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确保各项施工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施工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对于存在问题的施工部位和工序,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加强材料质量把控、规范施工工艺参数、强化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以及完善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等措施,我们将能够构建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公路沥青路面,为公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林楠.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4,6(4):7-9.

[2]张平.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6):41-43.

[3]诸葛飞.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27):25-27.

[4]魏春艳.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3):38-40.

[5]刘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河南科技,2023,42(8):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