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作者

马晓娟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装配式建筑通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现场湿作业,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机电安装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然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与传统建筑机电安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采用专门的施工技术。因此,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特点

1.1 施工精度要求高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预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机电安装需要与建筑构件精确配合,如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机电设备无法正常安装或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

1.2 施工工序复杂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涉及多个专业,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等,各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同时,机电安装需要与建筑构件的吊装、拼接等工序紧密配合,施工工序复杂,协调难度大。

1.3 质量控制难度大

由于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特殊性,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难以满足要求。例如,预埋管线的隐蔽性较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期维修难度大,成本高。因此,需要采用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2.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 施工准备阶段

2.1.1 技术准备

与传统的建筑机电安装相比,除了常规的图纸会审和方案编制,还应引入BIM 模型与预制构件信息的融合技术。将建筑构件的工厂预制参数(如预留孔洞的精确坐标、预埋套管的材质及尺寸公差)导入 BIM 模型,使机电管线模型与构件模型实现毫米级匹配。

2.1.2 材料准备

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更需关注建筑构件与机电材料的兼容性要求,需增加材料适配性测试。比如,预制构件中预埋的塑料排水管,需测试其与现场安装的橡胶密封圈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封性能,确保符合装配式建筑对防水防渗的严苛标准。

2.1.3 人员准备

除了基础培训,需开展专项模拟实操训练。利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模拟实训平台,让施工人员在虚拟环境中练习预埋管线与构件吊装的配合、狭小空间内的管线连接等关键工序,熟悉专用工具(如预制构件预埋盒定位仪、管线快速对接扳手)的使用方法,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2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2.2.1BIM 技术应用

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机电施工技术的应用体现在预埋管线与构件的一体化生产中。借助 BIM 模型的精准定位数据,工厂可在预制墙板、叠合楼板生产时,将电气导管、给排水套管等按预设坐标精准预埋。另需强化4D 施工模拟与进度关联。在三维管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模拟不同施工阶段(如构件吊装阶段、机电安装阶段)的管线安装过程,预判各专业工序的交叉时间节点。

2.2.2 综合支吊架设计

综合支吊架设计,要考虑装配式建筑的动态荷载特性。由于预制构件在吊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微量变形,支吊架的设计需增加抗震缓冲节点。针对管线集中区域(如管井、设备层),采用模块化综合支吊架单元,在工厂预组装后整体运输至现场安装,减少现场焊接作业,提高安装效率。

2.3 设备就位与安装

设备就位过程中,引入吊装辅助定位系统。对于大型设备,利用 BIM模型生成吊装路径模拟动画,结合现场的 GPS 定位和红外测距仪,实时监

测设备吊装的空间位置,使设备精准落入安装基础的定位线内,横向和纵向偏差均控制在 5mm 以内。

2.4 设备调试技术

2.4.1 电气系统调试

电气系统调试中,增加预制构件内预埋管线的导通性与绝缘性预检。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机电调试人员需使用专用的管线测试仪,对预埋在墙板、楼板内的电气管线进行通断测试和绝缘电阻测试,避免因工厂预埋时的管线损伤未被发现而影响后期通电安全。

2.4.2 给排水系统调试

给排水系统调试,重点强化与预制构件结合部位的压力测试。例如,预制卫生间的排水立管与楼板预留孔洞的连接处,在通水试验的基础上,增加 24 小时满水压力测试,观察预制楼板是否出现渗漏痕迹,确保防水构造的可靠性。

2.4.3 暖通系统调试

暖通系统调试,引入动态平衡调试技术。针对装配式建筑中空调系统与预制墙体、楼板的紧密结合特性,通过智能平衡阀对各空调区域的风量、水量进行精确调节,使预制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与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相匹配,避免出现局部结露现象。在调试过程中,利用 BIM 模型关联的温度传感器数据,生成各区域的温度分布热力图,直观判断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3.案例分析

以某装配式住宅项目为实例,此项目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其机电安装工程涵盖电气、给排水、暖通等多个专业领域。在具体施工环节,机电施工团队采用“BIM 预埋+模块化厨卫”技术体系。卫生间采用工厂预制的整体卫浴底盘,底盘内给排水管道、地漏等均预装完成,现场仅需与墙体预埋立管通过柔性接头连接,结合 24 小时满水试验确保无渗漏,该工艺使卫生间机电安装工期缩短至传统方式的 1/3。借助 BIM 技术开展管线综合布置工作,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能直观呈现各专业管线的位置与走向,提前精准发现并解决管线碰撞问题,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现象,节省了时间与成本。同时,采用综合支吊架技术,让管线布置更加规整有序、美观大方,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在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施工人员严格依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作业,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有力保障了设备的安装质量与运行效果。项目竣工后,经专业检测,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以高品质的成果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誉与好评,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合理应用施工准备、管线综合布置、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机器人)与机电施工技术的融合,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将向“智能预制、精准安装、动态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演进,进一步释放工业化建造的技术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体系,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鹏,董瀚文,刘恒洋,等.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23,49(9):227-228,231.

[2]张振升.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2):100-101.

[3]宋昱颉.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石油化工建设,2022,44(8):115-117.

[4]孙鹏.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4):351.

[5]董武.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