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设境,聚焦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
贝晓凡
广东省揭西县第一中学 515400
引言
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而是更加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整体语言使用能力,尤其是核心素养。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在授课过程中营造多样化学习情境,并设计难度和思维量都有一定挑战的活动任务。而阅读语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阅读文章的题目显得尤为重要。命题设计上不是只对学生对文章整体认知的了解,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揣摩文章反映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念以及语言表达的方式等。因此,按课程要求设计切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题型,并能够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帮助的作用,已然成为现今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命题。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是建立真实或模拟背景进行的一种教学思想方法,目的是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动机,促使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1]。“情境”“认知”和“情感”三者合一,强调学习是主观建构的过程,学生可以在真实或拟真背景中将抽象知识建构为实用技能。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核心理念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实际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强调对信息的传递又强调学生的能动性以及情感的激发,这完全符合新时期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依标设境聚焦核心素养的命题设计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命题的目标
首先,要深入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课标注重通过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思维品质、综合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2]。命题设计要从新课标中充分理解其核心素养要求,并将其进一步细化到具体测试目标。例如,在新课标要求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有效进行表达与交流,那么在试题的命制中就可将这一目标细化为对学生如何运用某特定情境语、词汇、语言句法及段落组织等知识技能进行输出的考查。
其次,制定分层命题目标。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点的水平程度以及特点上各有不同,故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试目的。例如,低年级学生考题应该多围绕基础单词句式与简单文章的阅读理解;而更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便可以对内涵较深的文章结构、文化、思维等方面加以更多考题要求。例如,对于“学校活动”主题的考题,低年级学生仅仅需要懂得并辨识出有关校园活动的词汇及其简单表达方式。到了高年级,九年级学生还要深入思考学校各类活动对于学生自身的反思与评价等方面,以促使学生可以思考有关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与社会影响方面的问题。
(二)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命题吸引力
首先,应当借助生活场景构建语境。由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语言的最初来源,因此,教师对于命题设计应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构建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语境,例如,可以通过构建“家庭生活”“学校活动”“社会焦点”等相关议题的方式,构建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阅读语境,在这些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那么在语境构建中所设置的主题,在学生实际阅读过程中体现出的语言使用效果,能够有效点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好奇心。
其次,利用多媒体创建问题情境。多媒体应用就是利用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向学生呈现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得题目的呈现更具趣味性。在设计习题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与情境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设计关于“环境保护”的阅读命题时,在其中嵌入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视频片段,使学生看完视频后再来读相应内容,再回答相关习题。这种多媒体与文字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加深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作用。
最后,设置故事情境,以激发创新并培养阅读欲望。由于学生本身就有较强的故事兴趣,故可以采取该方式激发学生创新以及阅读欲望。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在文本内容中加入一个吸引学生的故事情节,从而激励学生在阅读中去探究这个故事走向以及人物所作所为。例如,在设计关于“友谊”的阅读命题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关于两个人之间的小故事,在学生阅读完毕后,要求回答与故事中人与人情感以及动作相关的问题。如此设置文本中的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注意力集中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设计多样化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首先,在语言能力层面,命题设计应围绕学生中心词句、语法规则、阅读文本的学习及运用展开[3]。一是设置词汇习得命题,设计为填空题、选择题或是词义预测题等,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对重要词汇进行深层理解、有效运用的测试,考察学生对重要词汇的掌握程度。二是设置语法运用命题,如句法改错题、语法填空题等,主要检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有效运筹语法能力的测试,帮助学生巩固语法学习成果。三是设置语篇理解命题,设计为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逻辑推断题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结构、主题内容、写作技巧等内容,提升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力。
其次,学习能力层面的问题设计,旨在提升学生运用读写技能获取知识、自我学习的能力。首先设置如何运用不同阅读手段的问题,如设任务阅读题型,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由地运用跳读、跳读、精读等手段达到完成目标的目的,检测学生掌握阅读手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其次,设置自学问题,通过提供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自由提问并尝试自己作答,帮助学生提升自学能力。
再次,思维品质层面的问题设计,注重的不是让学生完成背诵默写任务,而是要让学生具备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并且具备发散创造力。第一,设计一些推论性判断题型,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和推断力;第二,设计一些点评性和分析性考察题型,考察学生的评价力和分析力;第三,发散性和创意性,可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的章节进行“新编”,或者针对阅读内容的某部分进行“改写”。
最后,文化意识层面的问题设计,主要考察学生有关其他国家、地区文化和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的认知,以及在外的跨文化环境下使用英语进行沟通能力。首先是创设一些有关文化背景的问题,通过选择或填空的方式对学生的相关知识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其对各国文化了解的多少。其次是设置一些跨文化交往的问题,例如对话内容或者是作文命题,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的跨文化交互的氛围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判断其英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依标设境,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语篇命题设计,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设生动真实情境、设计多样化问题等策略,能够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阅读语篇命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命题设计,提高命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振锋.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现状分析与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5,(10):20-22.
[2]高春梅.素养立意的语言测试对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启示[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5,(04):52-53.
[3]吴武夫.主题引领下的初高中英语阅读内容衔接研究——以“文学”主题为例[J].教学考试,2024,(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