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
魏强龙
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卫生院樊家湾分院 甘肃天水 741020
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常见病一种,主要通过间接接触或者直接接触、咳嗽以及打喷嚏等系列方式造成疾病传播[1]。对疾病的诱发因素展开分析,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生活环境不良以及营养不良等方面。如病情未获得及时治疗,严重情形下,会导致产生致命性并发症现象[2-3]。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及时治疗,意义显著[4]。本次研究对我院 2022 年9 月~2024 年8 月时间范围内的 70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充分分析在开展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者治疗工作期间,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现进行以下的报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我院 2022 年9 月 ~2024 年8 月时间范围内的 70 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本次治疗干预小组划分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35 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 2~11 岁,计算为( 4.52±0.23 )岁平均值;病程的分布范围为 1~5d,计算为( 2.58±0.13 )d平均值;研究组(35 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 2~12 岁,计算为( 4.53±0.25 )岁平均值;病程的分布范围为 1~6d,计算为( 2.59±0.15 )d平均值;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P>0.05 )。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 所有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通过胸部X线片检查以及血清实验室检查,得以证实,所有患儿均表现出咳痰症状、发热症状、呼吸急促症状以及咳嗽症状等;② 临床对患儿实施中医辨证,均属于风热闭肺证; ③ 所有患儿均表现出较高的依从性;排除标准: ① 所有患儿均表现出药物禁忌证情况; ② 呈现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③ 表现出研究中途失访情况; ④ 属于重度过敏体质。
1.3 方法
1.3.1 参照组方法
临床选择常规西药完成疾病治疗。临床选择注射用阿奇霉素药物展开静脉滴注治疗,主要以每天 1 次频率以及 10mg/ki g剂量展开治疗,共实施 5d连续治疗。
1.3.2 研究组方法
除给予参照组常规西药之外,选择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完成疾病治疗。中药处方主要包括石膏 6g、甘草以及杏仁各 5g;麻黄 3g 。用药加减:对于高热患者,添加 10g 金荞麦展开治疗;对于食积患者,添加 6g化橘红展开治疗。水煎煮后,提取汁液 100mL ,选择早晚用药治疗,对患者共实施为期 5d连续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的中医证候期间,自制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展开对应评定,维度包括发热评分、气喘评分、痰壅评分以及咳嗽评分,各项症状的评定分值范围区间为 0 分~6 分,中医证候随着分值的提升而逐渐严重。
1.4.2 症状消退时间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期间,主要从对比两组的咳嗽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肺啰音消失时间 3 方面展开。
1.4.3 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结果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儿的IL-6(降钙素原)水平、TNF-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a )水平、PCT(降钙素原)水平以及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展开观察对比。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的空腹静脉血实施抽取,以 10cm的离心半径,在 3000r/min 转速条件下展开 10min 离心操作,通过获取上层清液展开进一步测定,临床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展开对应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统计两组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的结果数据期间以SPSS23.0 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包括本次研究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消退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结果,临床对其展开t检验,以
表示,以P <0.05 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儿展开比较,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之间差异均不明显( P>0.05 );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表现为显著性降低( P<0.05) (见表 1)
表 1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分,x s)

系列症状缓解给予促进,对于患儿的病情康复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2.2 症状消退时间组间比较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儿展开比较,系列症状消退时间表现为显著性缩短( P<0.05 )。(见表 2)
表 2 症状消退时间组间比较 (d,x s)

3、讨论
支气管肺炎作为小儿常见病一种,近年来呈现出较高发病率 。对致病菌类型展开分析,主要包括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等[6]。患病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早期治疗,以对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给予充分抑制[7]。具体治疗期间,阿奇霉素药物的应用,可获得抗炎效果,表现出广泛的抗菌谱。但西医药物的单纯应用,效果有限,无法获得长远治疗效果[8]。
中医理论分析,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以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者的占比较高。结合此次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展开比较,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表现为显著性降低;系列症状消退时间表现为显著性缩短;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结果表现为显著性降低。分析原因为,治疗期间,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的有效应用,获得的疗效长久,可以获得确切治疗效果。具体治疗期间,麻黄成分的应用,可以获得利水消肿、发汗解表以及宣肺平喘的治疗效果;石膏可以获得除烦止渴以及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杏仁成分应用,可以获得润肠通便以及止咳平喘的治疗效果;甘草除了获得止咳平喘的治疗效果之外,还能够诸药实施调和。所有处方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做到宣肺平喘以及清肺化痰。可对患儿的喘息以及咳嗽等
综上所述,临床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证患者在治疗期间,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法的充分配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症状消退时间的缩短。
【参考文献】
[1]尹振中.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J]. 世界复合医学,2024,10(9):66-69.
[2]王晓. 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在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应用[J]. 光明中医,2022,37(11):1980-1982.
[3]王善辉,房艳艳.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 80 例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23,13(23):124-126.
[4]唐菱涓,李彦,丁创. 麻杏石甘汤联合银翘散治疗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喘嗽临床效果评价[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256-258.
[5]罗美玲,骆玉芳,谢长军. 麻杏石甘汤联合穴位贴敷、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的临床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23,32(6):44-46.
[6]王店云,毛庆东. 麻杏石甘汤加味方内服联合"敷胸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 36 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23,55(9):52-55.
[7]王沁怡,陶黎梅.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风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影响[J]. 中国药师,2024,27(3):440-446.
[8]王允. 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疗效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2024,42(19):34-36,39-40
作者简介:魏强龙(1986.09.09-)、男、汉族、甘肃省麦积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常见病诊疗、E-mail:279745144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