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程丹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 沙坪坝 401331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生后面临着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困难、感染、脑损伤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早产儿的近期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远期神经系统发育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科学护理措施,促进疗效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23 年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收治早产儿患儿,共计人数 8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胎龄:(28-34)周,平均值:( $3 1 . 0 0 { \scriptstyle \pm 3 . 2 0 } \ \$ )岁,组间基线资料 P>0.05 ,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纳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步骤为:1)护理培训:在早产儿入住过渡病房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早产儿的基本生理特点、喂养方法(如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注意事项)、皮肤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如呼吸、面色、体温等变化)以及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等。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培训结束后对家长进行考核,确保家长掌握相关护理技能。2)参与护理过程:在家长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允许家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早产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家长可以参与早产儿的喂养、换尿布、洗澡、抚触等护理操作,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会随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家长正确完成护理操作。此外,家长还可以参与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早产儿出现的异常情况[1]。3)沟通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医护人员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反馈早产儿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以及护理效果[2]。同时 ,关注家长的心理状态,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分,生长发育指标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选择SPSS23.0 统计学软件包计算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结果表现以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为主,检验数据过程中选择t值和卡方,组间数据对比以 ?<0.05 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数据见表一。
表 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分 (n% )

2.2 生长发育指标对比
观察组生长发育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细数据见表二。
表 2 对比两组生长发育指标评分[分,( ̄x ±s)]

2.3 家长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
数据见表三。
表 3 对比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 1% )

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度推广应用。
3 讨论
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伴随多器官功能衰退且极易出现这些现象,对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因此需要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常规护理方向以遵医嘱行为、病症需求为主导,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病症、心理及生理等更多需求。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将早产儿的护理逐渐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环境,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掌握早产儿的知识,提高出院后家长的照护能力[4]。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有效实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生长发病指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显示出良好医
参考文献
【1】王芳,刘莉,张红等.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亲子关系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854-1857.
【2】刘敏,陈正,马晓路等.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9):1333-1337.
【5】张悦.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40(22):1721-1725.
【】李华.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5):2804-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