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
邱志平 龚雄 杨斌焱
浙江杰特优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优化生产流程,使得制造业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本文将就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别从集成化技术应用分析、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虚拟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以及数控制造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机械工程自动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机械工程自动化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实现自动运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经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四个阶段,目前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机械工程自动化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控制理论、机械设计理论、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四个方面。控制理论是自动化的核心,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现代控制理论则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能够处理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PID 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经典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环节的调节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
机械设计理论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机械结构支撑,包括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机械强度理论等。机构学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动力传递;机械动力学分析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机械强度理论确保机械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现代机械设计强调模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便利。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自动化的“感官”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传感器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息。现代传感器技术正向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如 MEMS 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大幅提升了自动化系统的感知能力。
计算机技术是自动化系统的“大脑”,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构成了自动化控制的核心设备;软件方面,控制算法、人机界面、数据库等技术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智能支持。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网络技术实现了设备间的信息互通,形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二、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一)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规范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机械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以保证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机械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对于机械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均应站在长远角度看待发展问题,千万不可因眼前的短暂利益而蒙蔽双眼,人类需要长远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发展,才能为我们的后代子孙造福。因此,机械制造行业想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则需要严格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要求。企业员工作为一线生产者,其素质的高低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有着很大影响,为此,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以此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并将环保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日常生产中,促使其将机械自动化发展理念贯彻于各个环节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当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到机械工程中时,要使其运用的优越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工作人员就必须完全理解并掌握与自动化技术有关的知识,并根据标准的程序进行适当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技术性的需求,使机械化生产的效率与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得到持续创新与发展,出现很多新技术,在极大地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但因为所涵盖的领域太多,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不但需要工作人员对自动化技术的生产流程有充分认识,也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某些常见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动化技术的生产需要,达到标准化的生产。
(二)集成化技术应用分析
集成化技术是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应用之一。通过将各种生产设备、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
在集成化技术应用中,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通信协议,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能够实时、准确地传递。其次,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以及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
(三)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程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它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使机械设备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自主地进行决策和执行。
在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中,首先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建模,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模型进行学习和优化,使机械设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调整和决策。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预警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四)虚拟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虚拟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又一重要应用。它通过虚拟现实、仿真等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虚拟模拟和优化。
虚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实际生产之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虚拟模拟,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虚拟自动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培训和操作指导,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方法。
(五)数控制造技术方面
数控制造技术是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它通过数控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数控制造技术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数控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等设备。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此外,还需要对数控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升级,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性能的持续优化。
结论: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成化技术应用、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虚拟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及数控制造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将会在制造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石亦琨. 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J]. 河北农机,2023(2):63-65.
[2]曹德标,韩飞飞.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3,64(3):197-199+202
[3]张杰.机械工程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标准化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2(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