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作者

韩蝉璐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其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更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深入思考的重要途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认知资源,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化。尤其在数学这一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中,良好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理解抽象概念,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许多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局限于单一的知识复述和简单的技能训练,忽视了提问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方面的潜力。因此,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升其数学能力。

一、提问的作用与意义

1.1 促进学生思维深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有效帮助学生从表面知识层面深入思考,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通过提出“1/2 和 1/3 哪个更大?”这样的问题,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还能促使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思考,进而形成抽象的数学思维。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促进学生自我表达和批判性思维

提问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从而实现思维的升华。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数学公式时,通过提问“这个公式怎么得来的?”“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促使学生去寻找公式背后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思维。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反思,不满足于表面答案,逐步发展出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有效的提问策略及应用

2.1 设计层次分明的提问

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层次分明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初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中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高级问题则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乘法的分配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首先询问学生“ 3×(2+4) 等于多少?”,然后提问“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释为什么吗?”,最后再提问“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这种层次分明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从基础到深入地理解概念,并逐步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开放性提问的运用

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与封闭性问题不同,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其批判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思维深度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例如,在讲解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你能找到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这个图形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分解方式?”等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多种可能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3 情境化提问

情境化提问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将问题设置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如果你有 4 个苹果,给 2 个朋友平分,每个人能得到多少?”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情境化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

三、提问策略的效果与反思

通过实践和研究,教师发现有效的提问策略能够显著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层次分明的提问帮助学生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的思维层次逐步提高,开放性问题和情境化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能通过回答问题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还能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立见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此外,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仍有部分教师在提问时存在简单化和单一化的问题设置,忽视了不同层次问题的交替使用,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深度。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和优化提问策略,确保提问能够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被证明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提问策略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提问策略,通过层次分明、开放性和情境化的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并推动数学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费书琪.基于 SOLO 分类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3.DOI:10.27699/d.cnki.ghbmt.2023.000637.

[2]宫有春.小学数学高学段课堂中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 年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山东省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2023:957-959.DOI:10.26914/c.cnkihy.2023.008602.

[3]薛档档.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1):70-73.DOI:CNKI:SUN:SXYG.0.2024-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