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分析
刘礼婧
平邑县平邑街道第二中心校 2733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政教育的关键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载着语言知识、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多重功能,其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无论是古典诗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还是现代文中展现的人文精神,都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仍存在形式化、浅层化的问题,导致语文与思政两者的融合度不高,育人实效有待提升。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探讨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的策略,以期为课程改革与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一、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承担知识传授的功能,还应发挥育人的作用,将价值引领渗透到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其次,这是提升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文化与思想元素,若能加以挖掘并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再次,这是回应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现实选择。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学生面临更多的价值观冲击,语文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语文课堂思政教育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在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重知识轻育人。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语文知识点的讲授与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第二,融合方式表层化。思政教育往往以简单的口号或空洞的说教形式出现,缺乏深度与实效,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第三,教师思政素养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储备与实践经验,导致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第四,评价机制单一。现有的教学评价多集中于知识掌握,而对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与思维品质的评价不足,导致思政教育成效难以全面体现。
三、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坚持育人为本。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第二,注重内容契合。应从语文教材中挖掘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元素,避免生搬硬套或与文本脱节。第三,突出启发引导。思政教育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感悟,而非单纯灌输。第四,追求润物无声。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思政教育在课堂中自然生成,增强学生的接受度与认同感。
四、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第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教师应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思想价值内涵,结合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背景,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中。第二,优化课堂设计。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目标与语文知识目标同步设计,通过设问、讨论、朗读等环节引导学生体悟价值观念。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增强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第四,强化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表达思想、分享感受,从而在语言训练中实现价值引领。第五,丰富课外延伸。教师可借助课外阅读、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将语文学习与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多维度的教育合力。第六,完善评价机制。应建立知识与价值并重的评价体系,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关注其价值观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保障措施
要确保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提供保障。第一,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与语文融合的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第二,完善制度支持。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要求,为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推动资源整合。应加强教材建设与资源开发,提供优质的教学案例与参考资料,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第四,构建协同机制。应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思政教育的环境。第五,注重数字化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结论
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语文课程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兼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功能,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塑造其思想品质与人文素养。立足当前教育实际,不难发现部分课堂存在重知识轻价值的倾向,教学理念更新滞后、课堂设计单一、评价体系缺乏多元性等问题制约了思政元素的有效渗透。基于“以文化人”的理念,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手段,营造润物无声、启发引导的育人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可借助情境创设、角色体验、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价值、内化认知,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教学效果的提升还需依托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课程融合机制的持续优化,构建协同育人合力,切实增强语文学科的思想引领力与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 王丽. 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18): 52-54.
[2] 李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渗透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21(10): 67-70.
[3] 张敏.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 小学语文教学, 2022(06):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