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高阳
锦州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伴随城市化步伐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于高层建筑施工而言,深基坑支护是关键技术,其安全与稳定状况直接关乎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程度。基坑支护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够确保地下结构和基坑侧壁的稳定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对于提升工程整体的质量和性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注意事项,分析选择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依据和具体应用。
1 深基坑及其支护的概念与分类
深基坑指的是挖掘深度大于等于五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深基坑挖掘需要工作人员在周围环境与地质较差的状况下保障坑壁处于稳定状态,并保障周围各类构筑物、管道线路保持安全状态。而基坑支护指的是为了深基坑施工进程中实现工作人员与环境的安全,所应用的一种技术方式。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整体上来看,深基坑支护方式可以被划分成为“有内支撑”与“无内支撑”两种,前者主要涵盖了围护构造、水平支撑等。无内支撑则只含有围护构造与止水帷幕。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坑支护方式为:地钩支护、钢支撑等,常见的具体形式为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在实际施工中,支护方式应该结合基坑挖掘深度、建筑项目所处环境的地质特点、水文条件等进行选择。例如,钢支撑适合应用在地层倾斜小、挖掘深度浅,并且基坑周围老旧建筑比较少的区域。而围护式支护则适合应用在挖掘深度大、地层稳定度较差、周边存在老旧建筑的复杂环境中。基坑支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有效保障工作人员与环境安全,并为深基坑施工安全奠定基础。
2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 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则是通过在基坑周边土体中钻孔并安装锚杆,将土体与锚杆锚固在一起,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锚杆通常由钢筋或钢索制成,通过钻孔、插入锚杆并注浆的方式安装在土体内。锚杆支护适用于深基坑和复杂地质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锚杆支护的设计需要考虑土体的性质、基坑的开挖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其能够有效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2 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是一种柔性支护体系,主要由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以及钢筋网片组成,通过土钉与周围原状土体形成“复合土体”共同受力,实现边坡稳定。这种方式适用于基坑深度在 12m 以内、土质较好、有一定自稳能力的黏性土或粉土区域。其优点为施工快速、造价低,尤其适用于场地狭小或工期紧张的项目。但由于结构柔性较大,变形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适用于周边环境敏感的区域。
2.3 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在施工工艺上有相似之处,但混凝土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是一种独立的支护结构形式,其采用的是在基坑周边按设计要求成孔的方式,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依靠桩体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施工速度相对较慢。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用起重机将其吊放入孔内,要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准确,避免碰撞孔壁,并通过定位筋将其固定在孔口,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要先在孔口安装好导管,并进行密封检查。然后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缓慢注入孔内,随着混凝土的上升,逐渐提升导管,但要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在一定范围内。浇筑过程中要连续浇筑,不得中断,并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使混凝土密实均匀。要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确保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
2.4 土层锚杆技术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土层锚杆也是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加固手段,在确保基坑稳定、提高土体抗滑移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土层锚杆技术经由在土层中设置锚杆,将锚固体与土体紧密连接,形成一种复合土体结构,从而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锚杆孔的定位工作,确保孔位准确无误。之后应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及孔形需满足设计要求。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斜率,确保锚杆安装后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钻孔完成后,需要对孔内进行清洗,清除孔壁及孔底残渣,为锚杆安装创造良好条件。锚杆材料选用高强度钢筋或钢绞线,锚固段采用水泥砂浆全长粘结。锚杆安装过程中,将锚杆缓慢送入孔内,同时保证锚杆居中,确保锚固效果。锚固段施工完毕后,进行注浆作业,浆液选用高强度水泥砂浆,通过压力注浆,使锚固体与土层充分粘结,形成具有一定抗拔力的锚固体。
2.5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在施工工艺上有相似之处,但混凝土灌注桩在深基坑支护中是一种独立的支护结构形式,其采用的是在基坑周边按设计要求成孔的方式,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依靠桩体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土体侧压力。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施工速度相对较慢。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用起重机将其吊放入孔内,要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准确,避免碰撞孔壁,并通过定位筋将其固定在孔口,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要先在孔口安装好导管,并进行密封检查。然后将混凝土通过导管缓慢注入孔内,随着混凝土的上升,逐渐提升导管,但要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在一定范围内。浇筑过程中要连续浇筑,不得中断,并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使混凝土密实均匀。要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确保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
结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持续创新和改良支护技术,能显著提升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施工风险,节省工程成本。与此同时,运用绿色环保支护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科技持续突破,工程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势必朝着更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向迈进。在此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以此推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为城市建设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纪晓湃.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3):112-114.
[2]张健儒.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1):134-136.
[3]宋仁松.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4(12):122-124.
[4]贺国强,冯臣法.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散装水泥,2024(3):112-114.
[5]王栋梁.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