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研究
朱明付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能源,如果在输配过程中出现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将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燃气工程项目中,应该加强对燃气输配技术的研究,明确各个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应用对策,确保燃气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1 燃气输配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压力调节原理
在燃气输配系统中,压力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燃气从气源输出时,压力往往较高,而不同用户对燃气压力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调压设施来实现压力的调节。调压站是实现压力调节的关键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和自动控制原理。当高压燃气进入调压站后,首先经过过滤器去除杂质,然后进入调压器。调压器通过敏感元件(如薄膜、弹簧等)感知出口压力的变化,并根据设定的压力值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从而改变燃气的流通面积,实现对出口压力的精确控制。例如,当出口压力升高时,敏感元件感受到压力变化后,会推动阀门减小开度,减少燃气流量,使出口压力降低到设定值;反之,当出口压力降低时,阀门开度增大,增加燃气流量,使出口压力回升。
1.2 流量分配原理
燃气在输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流量分配,以确保每个用户都能获得稳定、充足的燃气供应。分配站在燃气流量分配中起着核心作用。它通过对各级管网的压力、流量监测和分析,结合用户的实时用气需求,利用调节阀门等设备对燃气流量进行精确分配。例如,在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分配站会根据居民小区、商业用户、工业用户等不同类型用户的用气特点和需求,将燃气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相应的管网分支。为了实现流量的准确计量和控制,燃气输配系统中还广泛应用了各种流量计量仪表,如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这些仪表能够实时测量燃气的流量,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为流量分配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流量计量数据,自动调节阀门开度,实现流量的精准分配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用户在不同时段的用气变化。
2 燃气工程项目中地燃气输配技术应用
2.1 地下储气库技术
地下储气库是利用地下的天然构造(如枯竭的油气藏、含水层等)或人工建造的洞穴来储存燃气的设施。其工作原理是在燃气供应过剩时,将燃气注入地下储存空间,使其储存起来;在燃气需求高峰或供应不足时,再将储存的燃气从地下抽出,输送到管网中,以保障供气的稳定。地下储气库具有储存量大、储存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例如,枯竭的油气藏储气库利用已开发的油气田,经过改造后用于储存燃气,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资源。在建设和运营地下储气库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评估,确保储存空间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储气库的压力、温度等参数,防止燃气泄漏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燃气压缩技术
燃气压缩技术的核心设备是压缩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对燃气进行压缩,使燃气分子间的距离减小,从而提高燃气的压力。以往复式压缩机为例,它主要由机身、曲轴、连杆、活塞、气缸等部件组成。电机带动曲轴旋转,通过连杆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直线运动。当活塞向外运动时,气缸内形成负压,燃气通过进气阀进入气缸;当活塞向内运动时,气缸内的燃气被压缩,压力升高,达到一定压力后,燃气通过排气阀排出气缸,从而实现燃气的压缩过程。离心式压缩机则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对燃气做功,使燃气获得动能,然后在扩压器中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实现燃气的压缩。离心式压缩机具有流量大、转速高、运行平稳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燃气压缩场合。
2.3 高压管道输送技术
高压管道输送是燃气长距离、大规模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高压管道通常采用高强度的钢管,具有输送压力高、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等优点。在高压管道输送过程中,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例如,对管道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防止管道外壁受到土壤、水等介质的腐蚀;采用先进的管道检测技术,定期对管道进行无损检测,及时发现管道内部的缺陷和隐患;在管道沿线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第三方施工对管道造成破坏。同时,为了保证燃气在管道内的流动稳定,需要合理设计管道的管径、坡度和压力调节设施,确保燃气能够顺利输送到目的地,并满足下游用户的压力和流量需求。
2.4 燃气计量技术
燃气计量技术用于准确测量燃气的流量和体积,是燃气输配系统中进行贸易结算、能耗统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常见的燃气计量仪表有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罗茨流量计等。涡轮流量计利用流体推动涡轮旋转,通过测量涡轮的转速来计算燃气流量,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对流量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超声波流量计则是利用超声波在燃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燃气流速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流量,具有非接触式测量、无压力损失、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大口径管道的燃气流量测量。罗茨流量计通过测量罗茨转子的旋转圈数来计算燃气体积,具有测量精度稳定、对气体杂质不敏感等优点,常用于商业用户和小型工业用户的燃气计量。
3.3 智慧输配管网建设技术
燃气是基于大数据开发的一种客户与企业交互的信息平台,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集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科技,与城镇燃气业务紧密结合,以融合创新的形式,展现燃气综合管理系统。具有数据采集的高度自动化、分析预测的高度模型化、业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决策制定的高度智能化的特征。它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燃气管网流量、压力、温度和泄漏等运行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处理及决策,助力燃气企业提升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优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历史进程的重要发展趋势。智慧燃气系统的建设需要确保配备智能化的应用系统,包括应用GIS 系统、SCADA 系统、CRM 系统等燃气管理信息系统,充分结合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平台分析等技术,对各功能系统终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提高燃气调压站的智能化、自动化工程水平与应用。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实时的远程监控,智能化方面应加强其和指挥中心的数据交互,确保调压站工作的安全性和精准性,促进调压站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可以在燃气调压站出口的位置,设置远程调节装置,调压站点根据监控数据,对气压值进行远程调节控制,实现及时调整的目的。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分析的数据,调压站点对燃气集体流量实施远程调节控制,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有效的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
结语
综合而言,燃气工程项目中,燃气输配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促进燃气供应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燃气输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燃气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浩鑫。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J].自动化应用,2 025,66(03):207-210.
[2]赵西廓。城市燃气输配管网不停输堵漏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25,32(02):198-200.
[3]穆沛。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化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应用展望[J].化工设计通讯,2025,51(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