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数控机床装调与机床维修技术的应用研究
申昊东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分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1
引言
随着工业 4.0 和中国制造 2025 战略的深入实施,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对装调与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数控机床集成了先进的数控系统、精密机械结构和复杂电气控制系统,其装调过程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多个专业领域,维修技术需要融合传统机械维修与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科学的装调方法和高效的维修策略,对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控机床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模块一,现场安装人员应当保证待安装机床设备与其它设备和墙壁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距离。模块二,需要保障数控机床的安装位置能够合理地避开震荡区域,并且需要在安装区域周边合理设置防震沟。模块三,由于其它设备的热辐射与阳光直射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故应当确保数控机床安装区域的室内环境适宜,并在合适位置设置针对数控机床的排风系统,以此方式维持厂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保障机床始终能够处在最佳的运行温度区间内。模块四,保障数控机床的重心能够满足各承力结构的设定值,并对使用控制机床的电缆质量进行控制,在明确管线管道的大小尺寸的情况下,在安装区域预留出预埋件和固定设备用的地脚螺栓位置,以便为合理规划后续安装、调试等维修工作提供操作空间。
1.2 机床组装与吊装
因数控机床尺寸规格相对较大以及制作材料的影响,导致设备单体质量较大,需要借助起吊工具将其移放至指定位置。若没有相应的起吊工具,则可以借助钢丝绳的方式,立足于已有资源和空间条件进行吊装施工。当借助吊装设备将机床移放至指定地点之后,应当对安装位置再进行一次确认,保证各地脚螺栓的孔洞对接无误之后,通过装孔的方式将机床固定在地脚螺栓上,借助地脚螺栓实现与地基的连接固定[1]。在进行数控设备的组装时,需要对原装紧固零部件进行拆除,并在导轨等活动位置安装面进行除锈油擦拭操作,在保障设备灵活性的同时,确保设备不会出现锈蚀和过度磨损。
1.3 机床组装和连接
当上述安装操作全部完成之后,机床的安装人员应当合理拆卸机床的主要功能区构成部件,并擦拭可能给安装台以及工作台带来锈蚀的液体,结合设备携带的相关规范进行保养和组装,例如对机械臂电缆和油缆的安装以及数控系统防护装置加固等。通常新型数控机床的安装顺序为先主要配件后系统,先大后小和先内后外,此顺序既方便机床的组装,同时也方便对已安装设备进行严谨性检查,避免出现因某部件安装不规范而不得不大面积拆除的现象。
2 数控机床的调试过程
2.1 机床通电运行检测工作
对机床电动设备的调试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在机床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一次通电检查,判断各部件与系统能否达到正常运作要求的标准。阶段二,需要机床各功能区调试完成之后进行一次连续 3 天、每天 8 小时的通电运行测试,并以标准自动化操作流程对机床的可靠性、运作安全性和精准性进行检测[2]。
2.2 机床指令及数据值调试工作
因数控机床所有操作皆可通过原装程序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参照使用者的操作指令进行一系列的机床动作,以此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故在上述调试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一次调试,通过输入不同工作指令来判断机床运行的精度,并对指令冲突、操作精度以及控制反应速度等因素进行检查与记录,通过不断微调的方式使系统具有满足生产的精度控制要求。此外,需要对调试过程中各种吊具、机械臂以及机床等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以期为后续的功能部件组合精度检测提供参考。
2.3 几何精度检验
对机床各功能部件的几何精度进行检测,可以全面反映出数控机床各功能模块重点零部在完成组装与调试后的综合几何形状误差。结合上述程序调试采集的参数信息,对所用工具进行进一步的精度调控。通常情况下,专注于某项商品生产的数控机床在确定刀具的位置后便无需进行二次调整。仅当设备或某个部件出现损坏时,给出针对性的维修方案,因此,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几何精度检验对设备的日后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数控机床的维修
3.1 预防性维修
从预防性维修本质的角度出发,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频繁预防性检修降低数控机床发生重大故障的概率,在保护数控机床的同时降低企业在数控机床故障维修上的成本。此类型维修需要检修人员掌握关于企业使用数控机床型号的基本保养与维修知识,能够在日常检修中发现可能出现故障的区域点,并结合设备故障表现出的物理特征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从而及时对可能发生故障的区域进行维修。此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第一,预防性维修班组应当配备合适的检修人员数量,结合数控机床的规格大小,合理搭配设备的检修人员、测试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第二,需要针对每台数控机床制定出相应的维修与保养方案,并且能够结合机床的工作现状更改维修计划,并记录每次预防性检修的故障参数以及维修数据,构建专属某个数控机床的独立维修档案,以便对设备故障演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2 故障诊断和排查
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排查是设备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的重要工作能力,因数控机床一旦发生故障,不但会对机床整体的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还会严重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影响企业的正常运维。针对此维修提出二点要求:第一,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应当具有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扎实的技术和敏锐的洞察力找到并分析出设备故障,并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找到故障问题的切入点,结合预防性维修记录找出故障的未来走向与维修方法。通过此方法在突发设备故障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对设备整体的影响,并且弱化故障引发的连锁反应。第二,故障诊断与排查应当做好控制系统的筛查与防护,第一时间掌握故障报瞥类型和对应故障区域电路板的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热起火的危险,并了解立即切断电源对机床整体造成的伤害程度,在对基本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之后,需要按下系统的功能复位键观察系统故障情况是否得到解决[3]。然后对整个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引发故障的重点和维修难点,防止此次维修因技术疏忽而埋下更大的故障隐患,对研讨结果进行记录,以期为下次发生同类型故障提供参考帮助。
结束语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术是确保现代制造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支撑。通过系统的安装调试流程和科学的维修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在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装调技术规范和预防性维修体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运用现代化检测手段提升故障诊断能力。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术将朝着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演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张素.新时代背景下数控机床装调与机床维修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3,(02):159-161.
[2]欧香龙.数控机床装调与机床维修研究[J].科技资讯,2022,20(05):31-33.
[3]袁可为.数控机床装调与机床维修的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