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黄铠
浙江立方建设有限公司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内容多,整个过程相对复杂,存在许多的风险因素,所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为规避各类风险,保障项目施工合理性,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实中需积极应用合理化措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科学优化施工流程,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是判断工程项目合格与否的关键指标。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项目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建筑施工企业务必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塑造更好的市场形象。建筑项目建设质量决定着建筑物的使用效果,若是项目质量不过关,则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建筑项目往往工期较长、规模较大,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广,施工流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建筑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是否落实到位,也关系到下一流程施工作业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各工序之间衔接不佳,也会对建筑项目的建设质量、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
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2.1 地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首先,开展详尽的技术说明与方案审查工作,旨在清晰界定施工的工艺流程、品质管理基准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核心要素。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所有参与建设的各方对施工的具体要求与期望有共同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果的质量达标。其次,应对施工所用材料,如水泥、砂石、钢筋等,需实施严格的品质管控,确保它们满足设计规格及国家相关标准。在必要时,还应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来进一步验证材料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地基及其周边建筑物的形变状况,实施严密的监控措施。若地基沉降或位移量超出了预设的安全界限,比如在采用注浆加固技术进行作业时,注浆压力攀升至 0.8MPa 以上并维持超过 2min ,此时必须迅速对施工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方案。再次,施工人员应把握好施工的时机,明确各个技术的施工顺序。例如,在进行真空预压法时,应在前期做好地基填筑、预压排水作业,待各个方面合格之后,才能铺设真空排水系统,并遵循分级加载的原则,将每级增加的荷载控制在 20kPa 以内。
2.2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项目,涉及基础施工、构件制作与运输、安装施工等工作内容。传统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落实不到位,容易引发施工质量及安全隐患问题,进而影响施工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保证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采取有效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即根据钢结构工程实际情况,在优化钢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落实钢结构加工制作技术、钢结构焊接技术、钢结构安装技术等。比如,合理利用钢结构加工、焊接安装技术,为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不仅有助于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质量的提升,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发生施工资源浪费的情况。
2.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控制好配比,确保混凝土拌合质量。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因为对混凝土强度要求高,所以在原有配比的基础上,需要额外增加一些添加剂,借此满足材料使用强度的需求。结合混凝土浇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浇筑作业方案。现实中,不同的浇筑位置,浇筑作业要求也会有所区别,需要灵活对待。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制定振捣方案,控制好振捣棒的间距,只有如此,才能强化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果,持续优化混凝土性能。此外,在混凝土养护作业中,龄期以及温湿度等属于重要的养护指标,对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在浇筑混凝土后,要设定养护时间。为了规避混凝土干缩问题,在实际养护作业中,应该结合混凝土的性能参数,科学制定预防措施,保护好混凝土表面。
3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改进措施
3.1 完善建筑工程规章制度
为保障建筑项目建设质量,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应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以此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实现对每一施工流程的切实管控,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采取的每项行为都是规范合理的,以此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控。比如,可在规章制度中对建筑项目施工环节的每一操作流程提出明确规定,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够始终将施工质量、安全作为核心控制指标,促使每项管理工作得到确切落实,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而且,基于规章制度也能做到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合理控制,使得每位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操作方式更为规范,而且在施工人员做出违规操作或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下,也能结合规章制度对作业人员做出惩罚,以此起到警示作用,促使每位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注重质量控制,从而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2 实施跨部门协同管理
建筑工程的运作流程极为复杂,涉及设计、施工等不同职能部门。只有协同所有职能部门,促进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部门合力,才能在准确采集数据信息且快速流通的基础上,助力工程作出正确决策。建筑工程涉及专业学科类型繁多,跨学科合作是大势所趋,业内专家还需展开合作,制订最佳方案,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助力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日益多元,建设单位还需在工程决策立项之初,打造吸纳所有参建方、高效协调合作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促进全部职能部门及参建团队制定快速响应与合作机制,保证工程建设顺畅衔接,稳步推进。例如,设计部门可以在工程建设初期与施工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避免施工过程频繁设计变更,保证工程进度处于设计预期范围,高质量完成施工。
3.3 强化人员培训与责任落实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责任意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很大。为此,需对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实施系统培训强化,涉及新技术、新型工艺以及质量安全相关规范,增进他们的专业技能及现场应急处置本领。培训宜突出理论跟实践相统一,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战等手段提高培训质量。要清晰阐明各岗位的职责,把责任分工进行细化,保障各个环节都有专门人员承担。创建周全的责任追究体系,就施工进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求相关人员担责,深化责任认同感,引导管理与操作走向规范化。经由持续培训及责任落实起来,提升全员对质量的敏感度,构建全员踊跃讲质量、主动抓质量的良好环境,从而有力提升施工质量及安全层面。
结语
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成功的关键,通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高效完成。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将不断优化,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5,(03):121-122.
[2]冯宗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5,(05):117-119.
[3]高腾.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