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文化自信融入产品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田甜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对我国文化及其生命力的认同,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文化自信”使人民能够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并利用优秀的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进行创新,不断增添我国文化的活力。大学生作为培育民族“文化自信”新生力量,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法已是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目前高校中的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多是将国外等优秀课程资料与设计案例引入所授课程的教学资源中,虽然能够在设计创意与构思等方面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方向,受到更多的设计启发与构想,但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本国本土文化及市场需求了解偏少,最终在自主设计时也很少会运用本国文化元素。

很多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普遍表现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地方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脱节,设计成果不能用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并且由于设计教学没有与所在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导致艺术院校设计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悖,学生能力跟不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毕业生较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这也是产品设计专业在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中需要积极培养的内容。

在“文化自信”与专业学习融合需要有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助力。由传统的“以教促学”转换为与实践课题指导的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知识传授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跨领域整合的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提升产品设计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实践手段。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是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将文化自信资源融入高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有鉴于此,针对当前高校产品设计课程存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化、师生互动等现实问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价值意蕴的维度厘清文化自信资源赋能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探索文化自信资源赋能高校产品设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契合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实施产品设计专业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建设,具体实施步骤与重点如下:

1、“文化自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将中国文化融入教学案例中,加大中国文化在课堂内容中的比重,通过讲解与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分析、提炼并转化为产品设计中的元素,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在将中国文化融入整合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热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会随之增加。更重要的是,也通过中国文化与产品设计的结合,增加文化的时效性和活力。如图 1 运用文化设计法进行产品设计。

图 1 运用文化设计法进行产品设计

2、“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乡村振兴旨在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相融合,实现优秀乡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复兴。因此,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创新性的、可持续性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地域传承性与文化自信感。

课程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或元素不断挖掘、呈现、传播和再创造,文创产品设计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乡村建设的活动,以此激发优秀传统的地方乡土文化活力,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让学生提升家乡自豪感。例如图 2,组织学生参与地方实际项目:铁岭市银冈书院的文创用品设计。

图 2:铁岭市银冈书院的文创用品设计

3、“文化自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首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观我国目前在传统文化方面在国际上有突出成绩的企业。通过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帮助学生从市场和行业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文化学习和应用对于我国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在社会实践机会短缺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开拓思路,结合自身优势自主创业,并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创业指导和必要帮助。在创业的磨练中,同样可以使学生掌握文化动向,在竞争中感受“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4、通过科研、比赛、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积极性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科研、比赛、展览等活动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促使学生能够在“文化自信”培养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竞争的压力下迫使自身提高对我国文化的学习及文化创新的能力。而科研、比赛、展览的成果转化也将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例如大家参加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等比赛项目。

5、以虚拟现实技术的硬件为载体,采用场景再现的方式,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教学体验场景。

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可以彻底让学生突破传统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进行观察,在教授《造物史》的时候,学生们甚至可以进入到文物的内部进行观察,看看到底长信宫灯内部是什么样,看看各种材料的分子结构。也可以进入到产品内部观察产品的运作规律以及内部结构,虚拟现实技术甚至可以突破时间上的限制,一些十几年亦或者是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一些变化过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学生们。最重要的是,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应用计算机、交互外设及软件来构建出一个虚拟的生产环境,使学生能如同身临制造厂一般,以此来进行自由交流。这些,构造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传统课堂,对传统教育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一改以往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有效破除传统教学的路径依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交互式的特点,结合创新研发设计制作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工具,有效解决虚拟现实课程内容不足、与专业学科的吻合度低的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在形成虚实结合、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虚拟环境中有着独特优势,能够创设出如历史场景和危险场景等现实生活中没有或无法亲临体验的场景,通过仿真的环境体验给学生带来临场感,有效改善学习者学习体验,许多学生在虚拟课堂中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满意度。通过虚拟学习环境,学生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得以提升 ,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教育变革中的重要应用手段,有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