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性的策略探讨
唐启志
雷州市覃斗中学 524254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存在学生参与性不高的情况。本文分析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参与性的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探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来调动学生参与性,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参与性;教学策略
引言:在初中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团队协作能力等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热情,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方法的传统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提高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参与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性的因素
1.1教学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对学生参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田径项目,如反复的跑步、跳远等,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年龄段,他们渴望接触更多元化、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体育内容。例如,像极限飞盘这样的新兴运动,它融合了团队协作、奔跑、投掷等多种元素,充满了竞技性与趣味性。而一些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如抖空竹、踢毽子等,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体育的独特魅力。然而,当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和拓展,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例如,在讲解某个体育动作时,教师只是单纯地示范和讲解,然后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比如在篮球教学中,通过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学生们能够在比赛中更好地理解篮球战术、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但目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未能充分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1.3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例如只看重学生在体育测试中的成绩,如1000米跑的时间、立定跳远的距离等。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进步以及态度等方面。学生可能因为一次测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从而降低对体育的参与热情。而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得那些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不断努力但进步较慢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例如,有的学生虽然在短跑速度上提升不明显,但他在训练中的坚持和努力应该被认可。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结果与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2.调动学生参与性的策略
2.1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优化教学内容是关键。学校和教师可以在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更多时尚、有趣的体育项目。比如攀岩,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力量、协调性和勇气。还有射箭项目,让学生体验到专注和精准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融入民间体育项目。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以将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等纳入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2.2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意义重大。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例如在教授足球课程时,创设世界杯比赛的情境,将学生分组模拟不同的国家队进行比赛,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大赛氛围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讲解一些复杂的体育动作时,通过播放专业运动员的视频,从多个角度展示动作的要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此外,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元素。例如在田径课上设置接力游戏竞赛,将跑步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让学生在竞争与乐趣中提高参与度。教师还能尝试项目式教学,如让学生自行策划一场小型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到组织安排,学生全程参与,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体育技能,更能增强他们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与参与性。
2.3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是调动学生参与性的重要举措。在评价体系中,应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训练的努力程度、团队协作中的贡献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例如,对于在体育课上总是积极参与热身活动、主动帮助同学纠正动作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体育学习过程,而互评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样一个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3.实施这些策略的意义
3.1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
实施这些策略对学生个体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身体方面来看,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时,他们的身体素质将得到全面的提升,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等。例如,通过参与攀岩活动,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会得到锻炼。在心理方面,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如在小组对抗的体育活动中,即使面临失败,学生也能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而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关注成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2对体育教学整体的意义
这些策略的实施对体育教学整体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内容方面,优化后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吸引力。例如,当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后,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新鲜有趣的项目而积极参与进来。在教学方法上,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些策略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初中体育教学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结语: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性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这对学生个体而言,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从体育教学整体来看,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初中体育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梦君.初中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策略探讨[J].学生·家长·社会.2020,11(8):54-55.
[2]陈侯盼.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23(2):99-101.
[3]洪友静.实践·合作——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明日.2021,14(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