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评价策略
董雪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实验小学校 吉林 长春 130400
引言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领域极为关键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身为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切实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受制于资源等诸多因素,农村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在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的背景下,探寻契合农村小学实际情况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评价策略,对于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进步、助力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意义。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以农村资源为立足点对活动主题展开挖掘
乡村具备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珍贵宝藏。当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全方位地以农村的资源为根基,探寻具备地域独特风格的活动主题。教师可以围绕乡村的各类农作物种植、多种家禽家畜养殖等内容开展劳动实践类型的活动;联合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元素设计文化探究类型的活动;凭借乡村的自然景致、生态环境开展科学观察类型的活动。对农村资源开展挖掘工作,可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更贴近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忱与兴趣。
(二)融合多学科知识,清晰确定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呈现出综合性的特质,理应将多学科的知识加以融合,在活动中清晰地确定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要将语文领域的表达与交流、数学范畴的测量与计算、科学方面的观察与探究、道德与法治所强调的品德培养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到活动的设计中。举例来说,当开展“农作物生长周期观察”等活动时,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知识详细记录观察日记,运用数学知识精准测量农作物的高度、精确计算生长速度,运用科学知识深入探究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类因素,与此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规划实践探究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应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究环节,以此协助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以“饶有趣味的镜子”活动为例,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收集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镜子,细致观察这些镜子的种类、具体形状以及独特特点,进而形成初步的、基于感性认知的了解;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开展有关成像的实验,利用平面镜、哈哈镜等不同镜子仔细观察并且详实记录成像的特点,例如平面镜成像大小与实物相等,而且左右呈现相反的状态,哈哈镜成像则会发生变形;然后启发学生对成像原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思考,比如汽车上安装的后视镜、人们日常使用的穿衣镜发挥的作用;最后激励学生发挥自身创意进行制作,例如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在整个进程中,学生依靠自身进行实践探索,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并且在合作期间让团队协作能力获得了提升。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策略
(一)使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确保评价具备全面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宜运用多样化的评估主体,除由教师开展评估外,还应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估等方式。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有助于其针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予以反思与归纳;学生相互评估能够推动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研习,从伙伴的角度察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家长评估可使家长知悉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长与改变,并且还能为活动的开展给予家庭层面的反馈。借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方式,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出发,针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展开评价工作,以此保证评价具备全面的特性。
(二)将过程性评价同结果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着重于过程体验,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考虑。过程性评价主要聚焦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探究的精神品质、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这种评价方式会借助活动记录等手段开展;而结果性评价则是针对活动所产出的成果,如实践报告等成果。比如在“杜绝浪费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性评价可以关注学生在宣传浪费所带来的危害、制定节约相关计划等进程中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程度,结果性评价则可以查看学生最终形成的节约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还有宣传活动所达成的效果等情况。将这两者相互结合起来,便可以更全面且客观地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状况予以评价。
(三)着重评价反馈,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
评价的终极目标在于推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所以有必要着重于评价反馈环节。当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立刻将评价的结果传达给学生,对于学生所展现出的优点及取得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也要清晰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指引。例如在“与书交友”等活动中,教师对于表现极为突出的学生,要对其阅读方式以及交流时的积极态度予以赞扬;而对于还有提升空间的学生,则要提出学习相关技巧、积极参与读书分享会等建议。
结论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设计与评价工作时,要全方位运用农村所具备的各类资源,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加以融合,着重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选取多样化的评价主体,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反馈环节。教师借助科学的设计及恰当的评价,能够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高质量地推进。在未来,教师仍需要不断地开展探索及创新,从而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小学教育领域能够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春瑾,王林宝.在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7(5):27-28.
[2]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18):46-54.
[3] 高杰.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关问题的思考[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3.9(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