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高考真题的地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李雪莲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 广东 惠州 516100

引言:

地理学科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空间认知、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地理实验教学作为其核心部分,承载着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任。然而,现实中的地理实验教学常常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学生参与度低、实验设计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理教育目标的达成,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高考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地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本研究从 2025 年卷第19 题入手,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策略,期望通过教学的转变,为学生带来更具实效性的教育体验。

1. 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地理实验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仍然停留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阶段。虽然实验环节被纳入课程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与资源支持,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尽管近年来有了更多的高考实验题型探索,但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依然是教学中的难点和盲点。通过分析卷第19 题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实验教学需要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调整。

2. 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2.1 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

学生参与度的低迷,不仅仅源于实验环节的枯燥和单一,更与当前地理实验教学的设计理念和形式有关。许多实验教学依赖固定的教材内容和封闭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学生兴趣与实际需求的调动。学生普遍感到,实验课与实际考试的联系较远,无法直接为他们的成绩提升提供帮助[2]。长期以来,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缺乏真正的主导地位,导致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未能主动思考,反而陷入机械操作的窠臼。

2.2 地理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原因

地理实验资源的短缺,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辅助教材的匮乏,都极大限制了教学的效果。由于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学校在物资投入上存在偏差,导致地理实验往往停留在理论教学和纸上谈兵的层面[3]。即便是那些具备一定物质条件的学校,也无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缺乏合理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受到严峻挑战。

3. 基于高考真题的地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3.1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兴趣与参与度

地理实验教学应以激发学生探究精神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参与感与互动性。优化教学设计,意味着不再单纯地传递知识,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设计,让学生进入一个地理探索的“现场”。以 2025 年卷第19 题为例,学生需要分析黄河浮雕的形成过程和物质基础,若教师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或观察类似的自然现象,例如制作“微型河流阶地”模型,模拟不同沉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沉积过程,学生将会通过实际操作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能从亲身体验中获得深刻的理解与兴趣,打破了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4]。

3.2 加强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资源的有效利用决定了实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地理实验教学中,现实的教学资源常常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注重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与其他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甚至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实验设备、资料和实验案例,能够让资源不再成为制约实验教学的瓶颈。例如,针对黄河浮雕的实验,学校可能没有相应的地质样本或设备,但可以通过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借用其他学校的地质标本或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让更多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实验资源,还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在线平台的支持,让教学更具灵活性与广泛性[5]。

3.3 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地理实验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的设计与引导,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因此,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其实验教学能力,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实验设计、操作技能及创新教学的方法。在黄河浮雕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图示中的外力作用过程,还需帮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沉积物的沉降过程。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和策略,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6]。教师还应学会如何利用新兴科技工具,增强实验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确保每一堂实验课都能充满活力和成效。

结束语:

地理实验教学的优化是一个需要多方努力的过程,它不仅仅涉及教学方法的调整,还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优化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素养,确保教学质量,可以在根本上改变现有地理实验教学的局限性。面对高考日益变化的考试要求和学生需求,地理教学的优化应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与行动。未来的地理实验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地理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迈进。

参考文献:

[1] 樊丽,管毓宽,刘文涛,等.基于地理高考真题的情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以"工

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36):23-27.

[2] 华宇.指向辩证思维的高考真题考查特征及教学策略——以2023 年高考地理湖

北卷第 18 题为例[J].地理教育, 2024(2):36-40.

[3] 罗秀成. 浅谈利用高考真题分析提高地理高考备考效能的策略[J].

2023(5):100-102.

[4] 黄东涛,曾誉清,曾玮.近三年高考地理统计图试题的分类计量和解答策略--基于

尺度和要素的视角[J].地理教学, 2023(2):60-64.

[5] 蒋亚琴, 王凤飞. 基于高考真题视角探索地理试题情境[J]. 地理教学,

2023(22):36-38.

[6] 张玲.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过程类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J]. 2024(8):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