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背景下任务型课堂方略
苏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学 528311
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变化就是将按文体来组织单元,变为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有: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本,以学习任务为路径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强调整合,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使语文学习更接近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重视整合与实践,创新单元内部组织方式,使语文学习更接近真实的语文实践生活;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活动,追求结构化的任务设计。【1】概括来说,部编版语文教材强化立德树人,重视单元及学习任务,这些使得单元背景下的任务型课堂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将单元背景下的任务型课堂落到实处呢,可以按以下方略着手进行。
一、有“单元背景”的教学意识。“单元背景”的教学意识即备课时,要充分重视“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以教材占比最高的“阅读写作为主的单元”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师生学习单元课文之前都必须认真解读“单元导语”,“单元导语”一般由三段构成,第一段介绍单元人文主题,第二段介绍本单元所属任务群及选文,第三段介绍单元核心任务及学习目标。可以说“单元导语”是破解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的一把钥匙。还需要吃透“单元学习任务”,单元一般 3-4 个学习任务,关注情境、整合与活动、结构化的理念,富有逻辑联系的、指向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的系列学习任务,单元教学之初我们都需要先深入研读理解,然后才可能把这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一落实。
二、在准确把握单元学习重难点基础上,精心编定学习任务。单元背景下的任务型课堂,可以是单篇学习,也可以是单元课文的连读,具体可根据单元学习任务及对课文的把握酌情处理。但无论单篇还是连读,都需紧扣“单元导语”及“单元学习任务”来确定教学学目标,拟定学习任务。
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红烛》为例,第一单元是高一学生面对高中语文学习最初始的一个单元,所以我们更多地会采取单篇任务型课堂教学。通过认真学习解读“单元导语”及“单元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由初中刚进入高中的学情,以及课后的学习提示,我们要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细读《红烛》,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红烛”这一意象的。
任务二:诗歌开头有引自李商隐《无题》中的一句诗“蜡烛成灰泪始干”作为题记,思考本诗的主题和李商隐此句诗的情感一样吗?关注诗歌中议论、抒情句,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诗人在每节诗歌中咏叹红烛的不同情绪。
任务三《红烛》《红烛》在中国新诗史上也具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闻一多全部诗歌美学追求的缩影,这首诗是如何体现闻一多的美学追求?
任务四,学习并仿照《红烛》,以其它的意象,如红梅、石灰、黄牛或为意象写一首现代诗歌,体现自己的青春感悟。
四个学习任务紧扣“单元导语”及“单元学习任务”中相关内容展开设计,力求能落实单元学习重难点。
三、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完成任务。课堂中,学生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 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 简单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探索;有难度的任务, 同学合作完成。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有助于学生增加看待问题的视角与解决办法, 这样也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与视野, 发展对知识的新理解。 任务型课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 需要适时地对学生展开鼓励, 从而激发学生挑战与解决任务的信心。【2】
四、及时地开展课堂评价, 助力学生完成并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应关注任务完成过程,还应对任务完成后的反馈环节、评价环节予以重视,才能建立健全的任务教学体系。学生先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构建自己的学习基础。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交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对彼此在探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形成认知,从评价环节中及时找到自己的学习漏洞并弥补、完善自身归纳成果,学生在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才能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活动展开客观全面的审视,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3】
五、及时总结反思。反思设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合理,合理设计对教师来说富有挑战性,老师要及时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调整教学任务的设定与难度;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适应能力有限,在单元任务型教学模式实践初期, 多数学生无法适应这种课堂模式,课堂相对较为沉默。 如何通过更合理的任务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参与度,如何通过更好地过程性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不仅仅几个积极分子的舞台,这些都是课后值得反思与改进的。
单元背景下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既符合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又是教材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向,还值得继续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本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总体框架及主要特点(2020 年统编教材培训内容)
【2】姜雅文-《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吉林教育》2023-06)
【3】姜亚丽-《中职语文课堂中任务型教学策略研究》(《文科爱好者》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