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设计中的结构安全与生态控制
王倩 焦艳茹 何贵林
身份证号:130406199002262769;身份证号:131182198804043441;身份证号:510781198710133573
1.大型体育场馆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大型体育场馆作为城市重大公共建筑,不仅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的核心场所,还承担着文化演出、展览会等多样化大型活动的功能。其重要性体现在对城市形象塑造、社会经济推动以及民众健康促进的多重作用上。然而,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使用的高频次,大型体育场馆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结构安全和生态控制的要求显著高于普通建筑。结构安全是保障场馆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而生态控制则关系到场馆的可持续性与环境友好性。
2.大型体育场馆设计中的结构安全
2.1 荷载考虑
大型体育场馆的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多种荷载因素,以确保其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人群荷载是体育场馆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举办大型赛事或活动时,观众席区域需要承受高密度人群带来的压力。此外,设备荷载也不容忽视,包括照明系统、音响设备、记分板等重型设施对结构造成的额外负担。自然灾害荷载则涵盖了地震、风荷载及雪荷载等不可控因素,这些荷载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例如,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面临剪切力和扭转效应的双重挑战;而风荷载则因其随机性和脉动特性,对屋盖结构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合理评估并准确模拟这些荷载的作用机制,是保障体育场馆结构安全的基础。
2.2 结构选型
在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中,大跨度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是两种常见的结构选型,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大跨度钢结构以其优异的抗拉性能和较高的自重比,成为许多现代化体育场馆的首选方案。这种结构形式不仅能够覆盖巨大的无柱空间,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施工灵活性。例如,金华市体育中心采用了双曲面双层钢网壳作为体育馆和游泳馆的屋盖结构,有效提升了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相比之下,混凝土结构则因其出色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在需要长期承载重荷的场景中表现出色。然而,由于其自重较大,通常需要通过优化截面设计和增设支撑体系来弥补这一不足。复杂大跨体育场罩棚钢结构分析表明,结合长悬臂交叉桁架结构体系可以显著提高罩棚的整体性和抗侧刚度。因此,在选择结构类型时,应充分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条件,以实现最佳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平衡。
2.3 关键技术措施
为了应对地震、风荷载等自然灾害对大型体育场馆结构的潜在威胁,现代设计中广泛应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在抗震设计领域,隔震减震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例如,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或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少地震能量向主体结构的传递,从而降低结构响应。此外,针对风荷载问题,风洞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用于复杂屋面结构的设计优化。固原体育场的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确定最不利风向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响应因子,是确保抗风设计精度的关键步骤。同时,对于超长结构而言,温度应力分析和施工工序优化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对结构整体进行超长应力分析和设计,可以更好地控制因温差引起的变形和裂缝问题。这些关键技术的综合运用,为大型体育场馆的结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大型体育场馆设计中的生态控制
3.1 能耗问题与应对大型体育场馆因其庞大的体量和多功能使用需求,通常具有较高的能耗水平。这种高能耗主要来源于照明、空调及通风系统等设备的运行。为了有效降低能耗,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成为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合理设置开窗位置与面积,可以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频率。
3.2 绿色建材选用
在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与建设中,绿色建材的选用对于实现生态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绿色建材通常具备环保性、耐久性及可回收性等优良特性,这些特点使其在体育场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例如,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建材,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还能有效减少结构构件的尺寸,从而降低材料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3.3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大型体育场馆生态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屋面和场地的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用于场馆的冲洗、绿化灌溉及景观补水,从而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例如,在游泳场馆的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与游泳池的补水系统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也是体育场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能够根据植物的实际需水量精准供水,避免传统漫灌方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室外绿地和屋顶花园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因为它们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灌溉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设计中应考虑设置透水铺装和雨水花园等设施,以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通过上述水资源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大型体育场馆能够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生态控制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支持。
4.结构安全与生态控制的有机结合
在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中,结构安全与生态控制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还能显著增强其可持续性。通过引入生态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降低能耗并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例如,采用绿色建材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在保障结构安全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型发展。此外,生态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冷热桥效应,进一步提升结构的耐久性。
5.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日益重视,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在结构安全与生态控制方面的协同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结构健康状况,并结合大数据分析优化维护策略,从而提升结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生态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材与节能系统的整合,如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运营能耗,同时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此外,智能化设计与生态控制的深度融合有望实现场馆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管理,为未来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路径。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形成更加科学、经济且环保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高晓波;张瑶;廖楷杰;徐倩;田中.生态城市视域下大型体育场馆景观功能价值意蕴与实现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6):33-40.
[2]衣克然木·衣明;史兵.近三十年国际体育场馆研究热点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22,44(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