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延误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张鹏
天津市宏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0
1 前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完善与民生保障,其施工进度的有序推进对工程及时投入使用、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市政工程规模扩大、施工环境日趋复杂,进度管控面临诸多挑战,工期延误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进行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延误的关键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延误的关键因素分析
2.1 技术层面
市政工程施工中,若施工技术选择未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状况,会导致技术与现场匹配度不足,应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类问题与干扰,阻碍施工顺畅进行,若临时替换施工技术,将造成严重工期延误。部分施工单位采用传统滞后技术,过度依赖人员操作,难以提升施工效率。同时,先进技术和高效机械设备引入不足,无法通过技术升级优化施工流程,使得施工进度在技术应用层面受到多方面制约,进而影响工程按时推进[1]。
2.2 人员方面
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中若存在消极怠工或应付现象,会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施工所用时间明显增加,延缓整体进程;若技术水平不足,操作出现明显偏差,易带来严重质量缺陷,后续需进行返工修复,由此产生额外时间消耗,阻碍工程有序推进。管理人员若管理水平有限、执行能力欠缺,面对施工实际与计划不符的情况,难以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会使原有进度计划无法顺利执行,进而造成工期延误,影响工程按时完工。
2.3 环境方面
市政工程多处于城市内部,施工环境复杂,周围存在的既有构筑物、地下管线以及过往人群,会对施工进程形成多方面干扰。既有构筑物可能限制施工空间,地下管线分布复杂易在施工中引发意外,人群活动则可能要求施工调整时间或方式,这些都会阻碍原有施工规划的推进,使既定施工安排难以按计划落实。此外,施工过程中若遭遇恶劣天气,会直接打乱施工节奏,影响各类操作的正常开展,破坏施工的有序性,导致施工被迫暂停或放缓,进而造成工期延误[2]。
2.4 资金方面
市政工程施工需资金可靠支持,若资金供应不及时,后期出现明显短缺,会干扰施工材料采购与机械设备应用,导致施工被迫停工,无法保障工程有序进行。施工造价控制不当,前期操作中存在较多资金浪费,会使后续施工缺乏充足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剧施工受阻情况。此外,施工前期因工程变更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产生资金浪费,若后续出现资金短缺苗头未被重点关注,未能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保障投资,甚至在条件允许时未追加投资,会直接引发资金链问题,阻碍工程按时推进。
2.5 材料方面
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若不符合标准,或因存放方式不当导致性能失效,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引发验收不合格甚至返工现象,额外消耗施工时间。材料供应不及时、物资准备不足,会直接阻碍施工工序的顺利开展,使后续操作无法按计划进行,造成施工中断。材料供应计划若缺乏合理性,未能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有序安排,可能导致材料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失效,或在流转过程中产生不必要损耗,影响材料正常使用,进而对施工进度形成制约。
3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延误的应对措施
3.1 优化施工技术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方案制定需充分结合现场条件展开全面分析,明确施工技术手段的具体要求,以此选择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的适宜技术,在保障施工质量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和运用各类先进工艺,通过新技术替代传统滞后技术,减少对人工操作的过度依赖,提升施工效率。此外还需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所选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靠高效落实,避免因技术应用问题阻碍施工进程,推动工程按计划推进[3]。
3.2 加强人员管理
对施工人员资质进行严格把关,审查其岗位胜任力,将无法有序执行操作任务、滥竽充数的人员予以剔除,要求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与投入度,促使其在保障施工规范性基础上加快操作进度。同时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其管理水平与执行能力,使其在面对施工实际与计划不符的情况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保障进度计划按预期落实,减少因人员因素导致的工期延误。
3.3 强化环境监控与协调
施工前针对市政工程现场展开全面勘察,细致梳理既有构筑物、地下管线、周边人群等各类干扰因素,依据勘察结果制定适配的应对策略,将环境对工期的影响压缩至最小。施工过程中强化环境监控力度,实时追踪天气变化、周边活动等动态因素,一旦出现干扰及时启动预设策略防控,降低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注重与周边单位、居民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多方面力量配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碍,为工程推进创造更顺畅的环境[4]。
3.4 做好资金管控工作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资金管控需协同施工造价管理人员,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前期施工操作中的浪费现象,保障资金运用高效有序。同时需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依据施工进度与实际需求,明确资金投入节点与额度,确保资金及时供应,避免后期出现短缺影响施工材料采购及机械设备应用。若施工前期因工程变更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产生资金浪费,在后续出现资金短缺苗头时,需重点关注并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在条件允许时追加投资,为工程有序推进提供持续资金支持。
3.5 建立健全材料供应与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施工中,材料供应与管理体系的健全需从供应商甄选入手,通过慎重筛选选择可靠渠道,同时强化材料进场前的质检工作,杜绝质量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制定适配的材料供应计划,明确材料进场时间、数量及堆放场所,保证施工工序所需材料及时到位,避免因物资短缺阻碍施工推进。材料进场后,需加强管理与分配,规范存放方式,减少因存放不当导致的性能失效,同时合理调配使用,降低不必要损耗,维持材料正常使用状态以支撑施工进度[5]。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延误的关键因素涵盖技术适配性不足、人员能力与态度欠缺、城市复杂环境及天气干扰、资金供应与管控不当、材料质量及供应管理缺陷等方面。这就需要通过优化技术选用与升级、强化人员资质审查与培训、加强环境勘察协调、规范资金计划与调控、健全材料供应及质检体系等措施,有助于缓解进度延误问题。未来可进一步结合先进管理手段与技术工具,提升进度管控的精细化水平,推动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更趋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蒙清清.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和管控[J]. 中国住宅设施, 2025,(05): 200-202.
[2]董振江. 基于 BIM 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28): 205-207.
[3]梁鹏. 市政道路项目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技术[J]. 价值工程, 2024, 43 (26):60-62.
[4]李惠君.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 居业, 2024, (07):190-192.
[5]杨婷.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中国招标, 2024,(07): 145-147.
作者简介:张鹏(1985.11.08);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