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体育中考背景下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探究

作者

张春芳

漳州市第八中学 363000

引言

体育中考背景下,传统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精准适配中考项目的差异化需求,且难以全面提升学生应对真实考试压力的能力。为破解教学内容松散、训练节奏失衡等突出问题,教师需引入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思维,依据中考项目结构重构教学内容。该模式强调按阶段划分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构建训练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依据真实体育中考项目,科学划分教学阶段,构建多维教学模块体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适应能力,推动体育教学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概述

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是以划分学习阶段为基础,将教学内容重组为若干功能模块,为学生提供层次化教学内容。该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精准对接学生发展阶段,划定阶段性教学节点,依据学生认知特征,优化知识呈现顺序,夯实基础模块的同时拓展学习视野。教师依托模块边界拆分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转向师生互动,同步提升知识、能力以及素养。每一阶段内,模块之间保持功能独立但逻辑连贯,要求教学活动具有系统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基于模块化单元进行教学评价,提升个性化支持能力。阶段性模块化教学在课程目标管理中兼顾纵向阶段推进与横向模块协调,构建以阶段目标牵引、模块支撑的教学运行机制,促进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效深度融合,增强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二、体育中考背景下阶段性模块化教学策略

1.基础夯实:聚焦核心素养,构建专项基础模块

基于体育中考要求,基础阶段教学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围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行为规范三大维度构建专项基础模块,强化其基础能力。该阶段借助模块化教学结构整合核心知识点与基础动作技能,依据身体发育阶段性特点,科学编排教学进程,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递进式教学体系。模块内容设计突出专项性与通用性融合,聚焦中考项目内容,利用单元划分明确训练重点,提升学生专项基础的针对性。在阶段目标指引下,教师可依托模块化单元评估阶段性成果,及时调整教学重心,夯实学生运动基础。

依据中考要求,长跑为中考必考项目,以此,案例以长跑为例。基础阶段,教师将长跑教学拆分为“跑姿训练模块”“节奏控制模块”“耐力提升模块”“行为规范模块”四个基础子模块,依据学生起始体能状况按梯度进行推进。 ① 跑姿训练模块:规定动作,教学初期,教师分解跑步动作,规范摆臂、步幅、落地位置,结合视觉引导调整姿态。 ② 节奏控制模块:训练呼吸与步频,利用节拍引导逐步提升节奏感知力,采用“静态—动态—变速”三阶组织形式提升跑步节律性。 ③ 耐力提升模块:设置有氧耐力专项训练,交替实施间歇训练法与低强度持续跑,逐步提升心肺耐力,训练周期内依据学生运动反应动态调整负荷密度。 ④ 行为规范模块:嵌入至各单元教学全过程,围绕队列纪律、课堂礼仪、合作协同等行为要素明晰规范标准,实施课前演示与课后点评,强化学生运动过程中的规范意识。每一模块设有明确评价维度,教师借助阶段性检测,记录学生在各模块内的能力达成情况,形成结构化评价档案,用于指导后续教学进程调整。

2.专项提升:细化考试项目,强化技术动作训练

专项提升阶段要求教师以前期基础模块为基础,依据体育中考项目具体要求,构建针对性专项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以项目技术结构分析为依据,拆解关键动作要素,设计模块化教学单元,依照“专项动作认知—技术分解训练—完整动作形成—动作稳定提升”流程,系统推进教学进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动态诊断机制,基于动作表现及时调整技术训练内容,纠正技术动作误区。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双维度指标体系,覆盖动作质量、完成效率与动作稳定性等维度,促进教学评估与训练反馈深度融合。

结合长跑教学,教师将整体技术动作拆解为“起跑—途中跑—冲刺”三个主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动作认知、技术分解、强化练习、稳定提升四级子单元,围绕专项技能形成递进式训练路径。起跑模块侧重训练起跑姿势与启动反应,利用短距离加速跑模拟考试起跑场景,提升起动爆发力。途中跑模块训练匀速长跑并协调呼吸,采用分段定速跑,优化步频与呼吸节奏。冲刺模块设置速度耐力训练,提升神经肌肉调动效率。教学全程嵌入动作分析,动态调节训练强度。训练评价体系融合过程性技术表现评分与阶段性定量测评,建立涵盖姿态规范、节奏稳定性、配速合理性以及最终完成成绩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完成教学评估闭环。教师还结合学生体能基础,灵活调整训练内容,最大化各子单元训练效果。动作认知阶段可由视频演示强化技术印象;技术分解阶段则采用分步骤讲解,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关键动作要素;强化练习阶段结合个体差异,安排针对性练习,提升动作熟练度;稳定提升阶段注重动作连贯性,利用连续跑测试巩固成果。

3.应试实战:模拟考试流程,强化体能与心理调控

最后应试实战阶段要求还原中考场景,教师围绕考试项目流程标准、考试环境适应等关键维度,构建多层级教学单元,依据实战需求组织阶段性内容。训练模块包括“考试流程再现模块”“专项体能强化模块”“心理应激干预模块”“应试节奏管控模块”,结合情境化设计,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中考各项流程。每一模块内设定明确操作程序,采用标准评分体系评估过程。体能模块重点提升冲刺能力,在模拟高压条件下检验体能输出稳定性;心理模块结合呼吸训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以长跑为例,教师设置“考试流程再现模块”“专项体能强化模块”“心理应激干预模块”“应试节奏管控模块”四类教学模块,模拟检录、候考、起跑指令及成绩评定全过程,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考试流程。专项体能强化模块以最大耐力输出为核心,结合高强度间歇跑,模拟高压下末段冲刺状态,提升学生体能调控能力。心理应激干预模块预设紧张情境,结合时间倒计时、成绩预期暗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应激状态,辅以呼吸节律训练,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应试节奏管控模块训练能量分配策略,采用距离标识引导、分段反馈提示以及目标时段完成机制,帮助学生保持节奏。各模块配合实施阶段评估,教师依据评估结果微调训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中考情境,优化其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中考背景下,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模式凭借其结构清晰、目标明晰、内容系统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从基础夯实到专项提升,再到应试实战,各阶段模块衔接紧密、任务明确,既注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又强化考试情境的适应性,切实回应体育中考改革对于教学组织的高质量要求。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模块化教学内容,完善评估反馈机制,结合智能化教学工具,推动训练内容个性化,以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中考体育教学体系,同步提升学生体能素养与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陈素.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中考体育改革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2024,(12):18-20.

[2]祝力和.“双减”政策下中考体育教学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22):127-129.

[3]孙玉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浅析中考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智力,2024,(28):176-179.

[4]梁玥.新中考背景下体育考试项目的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视野,2024,(1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