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探究
王书鸿
朝阳师范学院 辽宁省朝阳市 122000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艺术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阻碍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职院校的美术生是有别于普通学生的“另类”,他们有着开放大胆的思维,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他们穿衣独特、做事独特、想法也独特,总是追求自己的个性打扮不同于其他人,但是过度的“独特”很容易造成不良心理问题。他们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面临实际问题时依然困惑,因而把自己的情绪积压在心里,没有可以倾诉的地方,或者是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一、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意义
高职美术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孤独等。其中,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学业、就业等问题的过度担忧;抑郁则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孤独则是由于人际关系疏远、缺乏社交支持等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高职美术生作为一群富有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其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职美术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还可能导致社交障碍、情绪失控等严重后果。因此,对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成因
笔者在对近百名美术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高职美术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压力大
美术生自我认同感不强,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未来发展缺乏信心,主要表现在“认同危机”问题,美术生在高中阶段就是与普通学生有着不同的区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与优秀同学存在着很大差异心中自然产生自卑情绪。许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很多艺术生是因为成绩的原因才选择美术专业。在高中阶段他们就对学习没有兴趣,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喜欢画画选择了美术专业,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低没有选择的余地才不得不选择美术,因此他们往往是高中群体学生中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因此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没有信心,会产生自卑心理。大学阶段因为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强,他们又希望自己能够标新立异,准求个性发展,但是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差,常常面临技能提升和创作能力的双重压力,他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满足专业要求和社会期望。大学期间高职美术生在面临着这种较高的学业要求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面对这种双重压力就容易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
高职美术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家庭的个体,他们到异地求学有着孤独和无助感,他们已经形成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美术类学生他们有着很强的独立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又因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太多的差异性使得这一代零零后的大学生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他们会因一点小事互相攻击,他们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从小养成的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使得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另外,他们面对人际关系和情绪困扰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不知道如何应对和解决,过激行为会造成同学关系异常紧张。由于个性差异、沟通障碍等原因,在日常交往中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学之间矛盾重重,长此下去导致孤独、自卑等心理困扰,处理不当会导致同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环境
在对美术系近百名学生心理访谈中,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原因大多出现在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他们的心理成长与发展时期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又组建新的家庭而不能接受,他们因感觉父母爱的缺失感到孤独和无助,又因为父母离异后家里又添了新成员是对他产生爱的剥夺;还有的孩子在单亲环境成长,因自身缺少和别人不一样的爱而感到失落和害怕;还有的学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缺失父母的爱而产生心理问题等等。另外,还有一些高职美术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学习美术专业本身就要比普通考生花钱多,在步入大学之前他们参加美术联考就会支付高昂的学费,一般的普通家庭是倾其所有为孩子完成心愿,他们从步入大学就需要承担更多的生活压力。在进行学生心理访谈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家庭条件很好,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普通家庭,每届都会有几个困难的学生,他们步入大学校门后,学生不再穿初、高中统一的校服,尤其艺术类学生穿衣打扮各异,同学之间的经济差异随着时间愈发明显,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自觉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他们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回避与同学共进午餐,他们更愿意独来独往,性格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担心别人看不起,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异类,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愿与他们交往。这种自卑心理和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会使他们感到无助和绝望,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四)社会环境
社会对艺术类专业的认可度和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艺术生就业前景不确定性比较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就对未来产生迷茫和焦虑,通过学长的经验介绍他们对美术生就业问题产生疑惑,面对一批批美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只有个别同学可以考上满意的工作,有部分学生可以专升本,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毕业就失业”的想法,他们对未来人生没有规划,对学习也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他们在大学期间浑浑噩噩度过,每天为了完成作业去应付老师,沉迷手机,沉迷网络,对未来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他们因此会产生焦虑和迷茫等心理困扰。
三、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一)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学校应针对高职美术生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心理辅导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情感调节能力。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让学生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教师情感支持可以缓解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教师的关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温暖单亲家庭子女的心,融化他们内 心的坚冰。[1]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师的情感支持会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班主任要对每一名同学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经历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同时建立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班级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委员,及时了解学生,并且在了解中帮助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沟通,及时处理同学之间相处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另外学校可以建立心理辅导中心,由心理学教师担任大学生心理辅导任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全校学生心理档案,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健康、乐观、阳光的性格,建立班级同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学校和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
学校和家庭在解决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业余活动,如大学生演讲、歌手大赛、街舞大赛、诗词会友、辩论赛等等,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建立自信心,得到认同感,他们在活动中与同学相处,在活动中活动肯定和赞誉,会对学而教师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大学生虽然步入大学校门,他们离家很远,渐渐脱离家长的束缚,他们独立,渴望自由,但是在家庭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班主任老师应引导困难同学建立学习自信心,帮助困难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在班级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如介绍美术兼职、学校为困难学生建立勤工俭学帮扶机会、鼓励困难同学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困难补助等等,让困难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自己努力建立学习自信,不因为家庭困难而自卑,鼓励困难同学树立自信心和快乐的生活方式。
(四)未来人生规划
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规划教育,建立和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尤其在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就要建立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与就业展望,了解所学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在入学初期建立学生职业规划档案,确立近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明确美术各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减轻职业规划迷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合理规划未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美术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通过学校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在学习中积极寻求自我调适和互助的方式,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等学会与同学交流,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同时,学习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此外,对于困难同学树立学习自信心,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自信心,另外班主任引导同学们之间还可以建立互助小组,共同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的成因,我们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坚强、开朗、勇敢等,艺术生承受的压力较大,往往使得艺术生的性格上出现消极心理。[2]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高职美术生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高职美术生也应积极寻求自我调适和互助的方式,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高职美术生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杜鹃.高校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6(19):183.
[2] 黄瑜君.高中单亲子女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9):118-120.
市级项目:职业教育学会 2024 年度“高职美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对策”(CYZJ24YB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书鸿(1973— )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