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主控室人因失误分析及经验反馈机制构建
兰令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 355200
1 引言
核电站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设施,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核心控制区域,操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由于核电站运行系统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人因失误成为影响核电站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核电站主控室人因失误的产生机理,并构建有效的经验反馈机制,对于提高核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核电站主控室人因失误产生机理
2.1 人员行为因素
2.1.1 技能与经验不足
核电站主控室操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部分新入职人员可能由于培训不足或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面对复杂工况时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操作。例如,在应对突发故障时,若对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不熟悉,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1.2 心理与生理状态
操作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会对其工作表现产生影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疲劳、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增加人因失误的风险。此外,紧张、焦虑等情绪也可能干扰操作人员的决策过程,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操作。
2.1.3 违规操作与习惯性违章
部分操作人员可能存在违规操作或习惯性违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由于对安全规定的忽视、侥幸心理或为了追求工作效率而采取的。违规操作和习惯性违章不仅违反了安全管理制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2 组织管理因素
2.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核电站主控室的管理制度若不完善,可能导致职责不清、流程混乱等问题。例如,若操作规程不明确或存在漏洞,操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无所适从,从而增加人因失误的可能性。此外,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操作人员可能对安全规定不够重视,进一步加剧人因失误的风险。
2.2.2 培训与教育不足
培训与教育是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核电站可能存在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不合理或培训频率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不够,无法适应核电站运行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变化。同时,缺乏安全意识教育也可能使操作人员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从而增加人因失误的发生概率。
2.2.3 沟通与协调不畅
核电站主控室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若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系统状态了解不全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和操作。例如,在设备维修或故障处理过程中,若维修人员与主控室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设备状态误判,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3 信息沟通因素
2.3.1 信息显示与提示不足
核电站主控室的信息显示系统若设计不合理或提示不足,可能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关键信息。例如,若报警系统不够灵敏或报警信息不明确,操作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察觉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从而延误处理时机。此外,若人机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人员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和解读信息,增加操作难度和人因失误的风险。
2.3.2 信息传递与共享障碍
在核电站主控室中,信息传递与共享的障碍也可能导致人因失误。例如,若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或存在信息壁垒,可能导致操作人员无法获取全面的系统状态信息。此外,若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失真或误解,也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和操作。
2.4 设备设计因素
2.4.1 人机界面设计缺陷
人机界面是操作人员与核电站运行系统交互的重要界面。若人机界面设计存在缺陷,如控件位置不合理、显示不清晰、操作复杂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困惑或误操作。例如,若控件位置过于相似或相近,操作人员可能在紧急情况下
误触其他控件,引发安全事故。
2.4.2 设备可靠性与维护不足
核电站主控室的设备若可靠性不足或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频发。这些故障或异常情况不仅会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和人因失误的风险。例如,若某关键设备频繁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可能需要频繁进行维修和调试操作,这些操作本身就存在较高的风险。
3 核电站主控室经验反馈机制构建
3.1 经验反馈机制的组织架构
3.1.1 决策层
经验反馈机制的决策层应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负责制定经验反馈的总体战略和政策。决策层应定期召开会议,对重大事件进行审查与报告,并对经验反馈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决策层的引领和推动,确保经验反馈机制在核电站主控室得到有效实施。
3.1.2 监督层
监督层应由专业的经验反馈工程师组成,负责日常的管理和工作协调。监督层应定期对经验反馈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监督层还应负责收集和分析人因失误事件数据,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3.1.3 执行层
执行层应由核电站主控室的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执行经验反馈措施。执行层应积极参与经验反馈活动,及时报告人因失误事件,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执行层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确保经验反馈机制在核电站主控室发挥实效。
3.2 经验反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3.2.1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经验反馈机制的基础。核电站主控室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涵盖所有参与方。从项目管理层到施工现场,甚至设备供应商和检验机构等外部团队,所有相关人员的反馈都应成为收集的对象。通过定期的会议讨论、现场巡检报告、问题记录和专题讨论等方式,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经验反馈机制的核心。核电站主控室应组建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区分直接影响安全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可优化的管理措施,识别出共性问题与个别突发事件。同时,在分析时需注意信息的可靠性,避免因个别片面或不准确的信息导致误判。通过数据分析,为后续的反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3 经验反馈的反馈实施与监督
3.3.1 反馈实施
反馈实施是经验反馈机制的关键环节。核电站主控室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确定改进措施的优先顺序。通过系统的工作安排,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执行。同时,反馈实施应注重与各方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各参与方理解并配合改进措施的执行。通过反馈实施,将经验教训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核电站主控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3.3.2 监督与评估
监督与评估是经验反馈机制的保障。核电站主控室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反馈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通过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确保改进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监督与评估还应关注经验反馈机制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推动核电站主控室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4 结论
核电站主控室人因失误是影响核电站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深入分析人因失误的产生机理,包括人员行为、组织管理、信息沟通、设备设计等多维度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因失误的本质和根源。同时,构建完善的经验反馈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搭建、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实施监督等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人因失误的发生率,提高核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同.海上浮动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失误概率研究[D].南华大学,2024
[2]杨洋,蒋建军,胡鸿,等.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人因数据库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0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