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道法跨学科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与优化

作者

周辉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北京 10220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跨学科教学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道法)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游戏化教学因其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提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游戏化教学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小学道法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法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游戏化教学模式则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游戏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结合道法学科的理念,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游戏化教学正是这样一种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有效手段。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道法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游戏中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元素,能够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培养其核心素养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学科知识,同时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游戏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道法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道法跨学科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模游戏

为了深化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与应对能力,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模拟游戏,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应对自然灾害”章节为例,特别选取地震这一具体且极具挑战性的灾害类型进行深入探讨与模拟。

在这个精心设计的模拟游戏中,我们将与小学科学课程进行巧妙的跨学科整合,充分利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地质学、物理学等核心知识,引导学生们从地质构造、地震波传播等多个角度全面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预警信号的识别以及正确的避险方法。我们将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互动问答以及直观的图表展示,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对地震灾害的科学认知。

模拟游戏将涵盖地震发生前的预警、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动作以及震后的自救互救等多个关键环节。学生们将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地震带来的紧张与恐慌,学习如何在预警信号响起时迅速采取行动,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姿势,以及如何在震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们将深刻认识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在模拟游戏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应对挑战,这将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迅速做出决策,并与他人有效沟通。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 AR 技术

在小学道法跨学科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别是 VR(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成为了跨学科教学的新趋势。通过将 VR 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我们可以为学生打造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虚拟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法知识。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我们可以借助 VR 技术,让学生“亲身经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虚拟的战场上,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伟大,理解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同时,通过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融入教学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道德观念。在虚拟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开展实践活动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主题为例,我们可以巧妙地结合结语语文中的经典篇章《游子吟》,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实现跨学科教学的融合与创新。

首先,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主题,以及《游子吟》所蕴含的孝道精神。

随后,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角色,如慈爱的母亲、远行的游子等,通过生动的表演来再现诗歌中的情境。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让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传统美德的内涵与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提升了课堂趣味性,更促进了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其有效运用仍需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游戏设计的科学性与教育性,避免形式化倾向。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游戏化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优化评价机制,兼顾趣味与实效。

参考文献

[1]沈晓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J].新课 程导学,2025,(15):55-58.

[2]吴霄艾.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政一体化教育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4,(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