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芳 董昊罡
山东高速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250000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庞大与复杂,传统测量方法在精度、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上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基于高精度设备和信息化手段,数字化测绘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工程测量,优化施工过程中的放样与控制。利用这一技术,建筑工程能够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保持高质量管理,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研究这一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更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1.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
1.1 数字化测绘的基本定义与技术体系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设备对地理空间进行测量、采集、处理、存储和展示的过程。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激光扫描仪、无人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设备,采集地面及建筑物的空间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分析。数字化测绘不仅提供了精确的空间坐标信息,还能生成三维模型,支持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精确定位与优化配置。在技术体系构建方面,数字化测绘包括硬件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展示四大核心环节[1]。
1.2 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需求分析
建筑工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主要表现在测量精度、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三个方面。首先,随着建筑项目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传统测量方法已难以满足高精度要求。建筑工程对数据的精度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在结构放样、竣工验收等环节,对误差容忍度非常低。其次,施工过程中对效率的要求较高,传统人工测量不仅耗时且容易出错,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程环境。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引入能够实现大规模、快速、精准的测量,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此外,建筑工程测量的自动化需求也日益增高,智能化测量设备和系统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高精度数据采集,推动了建筑工程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数字化测绘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核心应用
2.1 前期地形地貌测绘
前期地形地貌测绘是建筑工程初期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工程设计、施工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可以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航拍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对大范围地形的快速扫描。激光扫描技术能够以每秒百万点的数据采集速度,获取精细的三维点云数据,点云密度通常达到每平方米 5000 点以上,极大提高了地形测绘的精度和效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则通过搭载高精度相机和 GPS 系统,进行空中成像,进而生成地表的高精度数字模型。在数据处理方面,利用软件进行点云拼接、降噪处理和三维重建,可以快速生成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地形图。该技术不仅减少了人工测量带来的误差,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形数据采集,精度误差可控制在 ±5cm 以内,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信息。
2.2 施工放样与定位控制
施工放样与定位控制是建筑工程测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标是将设计图纸上的数据准确转换到实际工程现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符合设计要求。传统放样方法依赖人工测量和机械设备,效率较低,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发生。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利用高精度全站仪与自动化放样系统,能够实现施工现场的精确放样和实时定位。这些设备配备了激光测距仪和精确坐标系统,通过连接到数字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执行设计放样任务,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放样精度至毫米级。以全站仪为例,其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 ±1mm ,且具备实时数据传输与自动校正功能。结合 GNSS 技术,工程测量人员能够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精确定位,确保每个施工点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
2.3 三维建模与现场信息重建
三维建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将现场的物理空间精确地转化为虚拟的三维模型,支撑建筑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激光扫描(TLS)或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采集现场的三维点云数据,点云密度通常达到每平方米数千至数万点。这些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通过专业软件进行点云配准、滤波和网格生成,进而构建出精准的三维地形和建筑物模型。模型的精度通常可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有效降低传统手工测量带来的误差[3]。三维重建不仅能反映现场的现状,还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实时反馈,避免因设计与实际不符导致的返工和资源浪费。对于复杂的建筑结构,三维建模技术更能精确展现其几何形态,辅助施工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时跟踪施工进度。最终生成的数字化模型不仅能作为设计参考,还可供后期管理、维修等使用,构建起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基础。
2.4 工程进度监控与形变监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度监控和形变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实时收集现场数据,并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精准监控施工进度。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 GNSS 定位系统、全站仪和激光扫描等设备。这些技术能够在施工现场布设多个测量点,实时获取其位置变化数据,通常位置精度可达到毫米级,形变监测精度可达到0.1mm 。在监控过程中,利用点云数据与工程设计数据进行比对,可以迅速发现任何形变或位移问题。例如,通过激光扫描技术,能够监测建筑结构的沉降、倾斜等问题,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监测系统能够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预警,极大提升工程安全管理的精准性。
2.5 竣工测量与成果表达
竣工测量是建筑工程完成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验证实际施工成果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数字化测绘技术为竣工测量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通常通过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及 GNSS 等设备,结合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全面测量。激光扫描技术能够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采集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生成详细的点云数据。通过点云处理与建模,能够准确提取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形态等各项数据,并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确保竣工后的建筑物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在成果表达方面,数字化测绘不仅提供二维平面图、三维模型,还能够生成与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相关的详细数据。所有数据可通过 BIM 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得竣工报告和数据成果直观、精确,并便于后续建筑管理与维护使用。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测量精度、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通过高精度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建筑工程测量不仅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数据采集,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同时,数字化技术也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了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更精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板涛.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0):158-160.
[2]谷玲玲.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13):148-150.
[3]贾广琪.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2025,23(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