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的检测技术
朱泽
山东建研齐臻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传统的混凝土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现场的经验和感官判断,然而,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质量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质量检测中。这些检测技术不仅能提供精确的数据,还能通过无损检测手段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估混凝土的性能。
1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检测关系着建筑本身的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如果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不符合要求,就可能发生塌陷、开裂等质量问题,威胁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混凝土结构检测的重要性来看,其分为以下几点:一是避免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混凝土结构检测涉及很多方面内容,其能及时找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避免建筑物存在隐患风险。二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指标,利用混凝土结构检测方式,能及时找出项目中的质量问题,进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的要点
2.1 超声波检测法
超声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获取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再根据传播速度,论证混凝土的强度。在实际操作该技术时,可结合以下内容:首先,在选择超声测试设备的过程中,要综合对比市面上各种设备的性能,以 RSM-SY6(C)型号的非金属声波检测仪为例,这种设备能够准确检测出混凝土构件存在的缺陷、疲劳以及裂纹等质量问题,并且具备自动采集、获取、处理检测数据的功能。其次,施工单位要细化检测流程、规范检测程序,通过精细化的检测模式,获得真实准确的检测结果。具体而言,相较于回弹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法的准确性要求更高,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如设备成本较高以及适用范围有限等,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成本要求,综合衡量是否选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尽可能在不影响检测质量和效率的情况下,减少成本支出,达成“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施工目标,为项目单位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回弹法
在回弹法应用过程,虽然可以利用敲击锤击打混凝土结构表面,通过所产生的能量变化,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影响。一是粗集料因素。集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回弹法是利用敲击方式反映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在实际应用过程可能会受到粗集料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工程中,粗集料的选择出现差异,其粒径越大,集料与水泥浆体界面的初始裂缝也会随之增加,由于回弹值对混凝土内部的粘结状态并不敏感,检测会受到内部粗集料的影响。二是角度因素。回弹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主要是利用重锤回弹方式,敲击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反馈实现该结构的检测,如果重锤的敲击角度不同,最终的检测结果也将受到因果性。比如在重锤敲击的过程中,有水平方向的敲击,也有非水平方向的敲击。由于角度差异,可能会导致回弹法应用后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三是模板因素。模板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模板材料表面不均匀,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就需要对模板材料进行打磨,以减少模板材料对回弹法技术应用的影响。
2.3 钻芯法
钻芯测试方法依赖于钻芯机器来获取混凝土内芯样的方式,接着借助专门仪器对其进行评估与研究,最终得出混凝土的强度数值。为了确保钻孔过程中的安全,需要事先确定好钻孔点位及深度。理想的钻芯位置应该是在承受压力最小的区域,并且在远离钢筋所在的地方。其中,关于钻芯直径的选择也需遵循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抗压试验用的芯样试件推荐选用标准的芯样试件,其直径不能低于骨料最大尺寸的三分之二;也可以考虑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不过直径必须大于或等于 70mm 且不低于骨料最大尺寸的一半。相比之下,虽然钻芯测试方法相对提升了对混凝土测量的准确度,但也可能对混凝土内的构造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钻芯测试也有其限制之处,即仅能针对一部分混凝土进行抽样,而无法全面地对整个混凝土体进行详细检查,而大规模的钻芯测试可能会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埋下隐患。
2.4 新型检测技术
除了上述的检测方法之外,还存在部分新技术尚未成熟,也由于成本或稳定性等原因没有得到有效地普及。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技术未来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也必然成为混凝土检测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而言,新型检测技术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和声发射技术两种。光纤传感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埋入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参数,以评估混凝土的工作状态。光纤传感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实现长期、实时的监测,但缺点是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声发射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评估混凝土的损伤程度和位置。声发射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损伤的早期预警,但缺点是受环境噪声、信号处理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3 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混凝土检测技术将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混凝土检测技术的成本将逐渐降低,更多的先进检测技术将得以普及和应用。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标准化与规范化也将是混凝土检测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了统一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结果差异,未来混凝土检测技术将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评估体系。混凝土检测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功能化和集成化的发展。例如,将多种检测技术集成到一个检测仪器中,实现对混凝土多种性能的全面检测;或者将检测技术与修复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混凝土缺陷的即时修复和评估。
结束语
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进步,各种新颖的技术和创新观念被普遍采用于混凝土检测中,从而大幅提升了建设项目的品质。对于混凝土构件的的检查,科学、准确的检测能为后期的工作提供有用的数据参考,同时也能让相关工程公司的检验员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类混凝土测试方式的长处和短处。根据这些长处和短处,在实际操作中做出合适的决策,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因此,在了解具体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从制定周密检测计划、科学选择基础材料、规范样本试验流程、合理选择检测方式等角度,践行有效的检测控制,进一步明确技术要点,为更好的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的完善,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将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进而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松鹤,邹钧华,詹晓凡,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的检测技术[J].石材,2024(7):108-110.
[2]韩菲.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研究[J].居业,2024(4):99-101.
[3]左登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探讨[J].居业,2023(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