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DCA管理对降低肠镜检查患者腹部不适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

段晓晓 靳瑜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引言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与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其中无痛肠镜因舒适度高、患者依从性强,已成为临床首选检查方式[1]。但无痛肠镜检查中,麻醉状态下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互动,易出现充气过度、带襻进镜等操作问题,且麻醉药物会抑制胃肠蠕动,导致检查后患者清醒时腹部不适(腹胀、腹痛为主)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肠镜,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2-3]。为了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降低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将PDCA管理应用于肠镜检查患者腹部不适防控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5 年 3 月 13 日-4 月 19 日(PDCA 实施前)在本科室行肠镜检查的 153 例患者为改善前组,2025 年 6 月 15 日-7 月 14 日(PDCA 实施后)的 161 例患者为改善后组。纳入标准:①年龄 18~75 岁; ② 符合《消化内镜诊疗操作指南》中无痛肠镜检查适应证; ③ 因反复腹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就诊; ④ 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 ① 合并心肺肝肾衰竭、精神疾病等严重基础病; ② 有腹部手术史、肠道梗阻史; ③ 患炎症性肠病或肠道良恶性肿瘤; ④ 有内镜治疗史或相关药物过敏史。

成立 5 人 PDCA 质量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统筹,组员 4 人分别负责数据统计与图表制作、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实施等工作。小组成员先通过专题培训掌握 PDCA 基本原理与工具,再开展后续工作。

1.2 方法

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改进护理流程,核心步骤如下:

计划(Plan):通过评分选定“降低肠镜检查患者腹部不适发生率”为主题,明确改善前不适发生率 9.15% ,锁定“患者焦虑、操作不规范、宣教无个性化”为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值 4.8% 。

实施(Do): ① 心理护理。全流程(前/中/后)干预,含知识讲解、放松训练,允许家属陪同; ② 操作规范。开展医生专科技能培训,强化退镜抽气、腹部按摩等排气措施; ③ 个性化宣教。制作微视频、图解手册,按患者学历/理解能力分层宣教,医护分工协作。

检查(Check):对比改善前后腹部不适发生率,评估团队无形成果。

处置(Action):将有效措施标准化,针对残留问题持续优化。

1.3 观察指标

(1)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发生率

计算公式为:腹部不适发生率=(单位时间内肠镜检查后发生腹部不适患者人数/同期肠镜检查患者总人数) ×100%9 腹部不适参照标准分为轻度(I-II 级:I 级为腹部闷胀可耐受,II 级为腹胀腹痛较明显但可耐受)与重度(III-IV 级:III 级为腹胀腹痛明显伴腹部膨隆,IV 级为腹胀腹痛剧烈不可耐受)。

(2)护理团队综合能力

由小组成员 5 人自评,每项最高 5 分,最低 1 分,总分 25 分,评估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和谐度、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积极性等 8 项指标。计算总分与平均分,评估PDCA 实施前后团队能力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发生率比较

改善前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为 9.15% ,改善后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为 4.35% ( P<0.05)。

表 1 两组患者腹部不适发生率比较

2.2 护理团队综合能力比较

实施 PDCA 后,护理团队在 8 项能力指标上的总分与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表 2 护理团队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注:由成员 5 人评分,每项最高分 5 分,最低一分,总分 25 分。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肠镜检查患者腹部不适发生率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腹部不适发生率由改善前的 9.15% 显著下降至 4.35% ,低于预设目标值 4.8% ;同时,护理团队在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 8 项综合能力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结果充分表明,PDCA 管理能够系统性地识别并解决肠镜检查中导致腹部不适的关键问题,从而提升患者体验与护理质量。在计划阶段( PlanΩ ),通过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和原因分析,明确了“患者焦虑紧张”“医生操作与规范有差异”“健康宣教未结合个体差异”为主要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实施阶段 D0, ),心理护理通过全流程干预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家属参与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操作规范通过医生专项技能培训及排气措施减少了带襻进镜和气体残留问题;个性化宣教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育,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检查阶段(Check)通过数据对比验证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而处置阶段(Action)则将有效措施标准化,为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PDCA 管理不仅优化了临床流程,还显著提升了护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团队成员在责任心、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等 8 项指标上的评分均显著提高( P<0.05. )。如在原因分析阶段,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的应用提升了团队的品管能力;在实施阶段,医护协作模式的推行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PDCA 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肠镜检查患者腹部不适发生率,同时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晖,许章坤,林梅,等.肛管排气联合腹部手法按摩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22,17(03):383-385.

[2]孟曼,张涛,苏晓兰,等.穴位贴敷改善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腹部不适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2,30(01):60-64.

[3]胡柳丹.吴茱萸贴敷对无痛结肠镜检查术后腹痛、腹胀的缓解作用及舒适度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0):1687-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