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油田物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路径研究

作者

张宝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资供应中心 河南濮阳 457001

引言

在油气勘探开发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物资质量对安全生产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愈加突出。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多环节协同与动态监管的需求,导致质量问题频发且难以追溯。如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成为提升油田物资管理水平的关键课题。基于数据驱动与闭环管理理念,探索全过程质量追溯机制,有助于破解当前面临的监管盲区和技术瓶颈,推动质量管理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油田物资质量管理的现实困境与核心挑战

油田物资作为保障油气勘探开发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运行效率以及设备寿命。然而,在当前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油田物资的质量管控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暴露出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信息割裂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方面,物资采购环节缺乏统一的质量准入标准,部分供应商资质审核流于形式,导致源头质量难以保障。在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中,缺乏对环境条件、操作规范的有效监控,增加了物资受损或性能下降的风险。另一方面,使用阶段的质量跟踪机制不健全,多数单位仅关注物资的交付验收,忽视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失效反馈,造成质量问题难以追溯、责任主体模糊等问题长期存在。

由于油田物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涉及材料、设备、工具等多个类别,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各类物资的差异化质量控制。尤其是一些关键性设备和高风险部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但目前尚未建立针对不同物资属性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滞后也是制约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当前许多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仍停留在基础的数据记录层面,缺乏对全过程质量数据的采集、分析与预警能力,无法实现动态监管与闭环控制。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不仅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也削弱了质量风险防控的能力。更为严峻的是,企业在报废与回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往往被忽视,缺乏对废旧物资处理流程的标准化设计,未能形成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这使得一些潜在的质量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并纳入改进体系,进而影响到后续采购与使用的质量判断。

二、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全过程质量追溯机制

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依赖人工记录与事后追责,信息传递滞后、准确性差,难以支撑实时监控与问题溯源。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质量追溯体系逐步成为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路径。该机制通过采集物资从采购、运输、仓储、使用到报废各环节的质量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质量信息的全流程贯通与可追溯。为确保质量追溯的有效性,需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数据采集体系。在采购阶段,应将供应商资质、检测报告、合同条款等关键信息纳入系统,并与物资编码绑定,形成初始质量档案。进入物流与仓储环节后,借助物联网感知设备对温湿度、震动、存储位置等环境参数进行自动采集,确保物资在流转过程中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引入智能识别技术,实现物资身份的唯一标识与动态追踪,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误差和遗漏。在使用阶段,质量数据的采集重点转向性能表现与运行反馈。通过对接生产管理系统和设备监测平台,持续获取物资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状态、故障频率及维护记录,构建多维度的质量评估模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质量问题,还能为后续的物资选型与采购提供数据支持。在质量异常发生时,系统可快速定位问题节点,回溯相关环节的操作记录与责任主体,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与精准度。数据驱动的质量追溯机制还依赖于统一的信息平台建设与标准化的数据接口设计。当前,许多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格式不统一,导致信息共享困难。必须推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建立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在内的完整技术架构,确保各类质量数据能够被有效整合与利用。

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质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识别潜在风险模式与质量波动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在整个质量追溯机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为此,应强化数据录入与更新的规范性要求,设置权限控制与审计机制,防止数据篡改或丢失。结合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增强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与可验证性,进一步提升追溯系统的可信度与安全性。

三、质量闭环管控在典型场景中的应用与成效验证

在油田物资质量管理实践中,质量闭环管控机制的应用正逐步成为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该机制通过构建“问题识别—过程跟踪—整改反馈—持续优化”的动态循环体系,实现对质量问题的全过程覆盖与精准干预。尤其是在物资使用频次高、风险等级高的典型作业场景中,质量闭环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其实施不仅提升了质量响应速度,也强化了各环节之间的协同联动。在实际应用中,质量闭环管控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集成与流程贯通。当某一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性能异常或故障信息时,系统自动触发质量预警,并将相关信息同步至相关责任部门。

通过对异常数据的归类分析,确定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而启动相应的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问题处置模板,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分工与处理时限,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所有处理过程的关键节点均被记录并留痕,形成完整的质量事件档案,为后续的质量评估与改进提供依据。闭环管控机制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其对整改落实情况的追踪与验证上。传统管理模式下,质量问题往往止步于初步处理,缺乏对整改措施执行效果的持续监督,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发生。而在闭环体系中,每一个质量问题都设有专门的跟进周期,在整改完成后需进行复核确认,确保问题真正得以消除。

若整改不到位或存在遗漏,系统会再次提醒并升级处理层级,直至问题彻底闭环。这种机制有效避免了质量隐患的积累,提高了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典型应用场景中,质量闭环管理有效推动了跨部门协作机制的优化。质量问题通常涉及采购、仓储、使用和维修等多个环节,传统管理模式下易出现责任不清与信息滞后现象。闭环体系依托统一的数据平台与标准化流程,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处置,使各环节形成治理合力。这种机制提升了问题处理效率,强化了质量责任落实。

结语

油田物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是保障油气生产安全与效率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现实管理困境的剖析,构建数据驱动的质量追溯机制,并在典型场景中落实闭环管控,有效提升了质量监管的系统性与精准度。实践表明,信息化手段与标准化流程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与持续改进。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向自动化、前瞻性方向演进,为油田物资管理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志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石油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23,42(3):56-62.

[2]孙国强.油田物资供应链质量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2,47(5):89-94.

[3]黄晓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优化路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24,33(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