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患和谐关系构建的分析

作者

郭梦春

阜南县中医院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患者健康需求的升级,医患关系逐渐从“技术依赖”转向“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的双重需求。然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患沟通不畅、医德滑坡等问题导致医患矛盾频发,严重制约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新的使命——通过思想引领、道德约束与机制创新,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医患关系。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医患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与实施路径。

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核心作用

2.1 思想导向: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例如,石家庄市交通医院通过定期开展“医德医风专题讲座”,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强化“患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数据显示,该院患者满意度从2018 年的 82% 提升至 2024 年的 95% ,医患纠纷率下降 60% ,印证了思想导向对服务行为优化的直接作用。

2.2 道德约束:规范医务人员职业行为

医德滑坡是医患矛盾的重要诱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制度建设与案例警示,遏制收红包、开大处方等不良行为。例如,某三甲医院建立“医德档案”,将患者评价、同行评议与职称晋升挂钩,对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2023 年该院因医德问题引发的投诉同比下降 72% ,医务人员主动退还红包金额累计超 50 万元,彰显道德约束的实效性。

2.3 沟通协调:搭建医患信任桥梁

医患沟通不畅是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沟通技巧培训与平台建设,提升医务人员共情能力。石家庄市交通医院引入“非暴力沟通”模式,要求医生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与患者交流,避免专业术语堆砌。同时,设立“医患沟通室”,配备专职调解员,2024 年成功化解87% 的潜在纠纷。此外,该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开通“在线问诊”功能,日均解答患者疑问超 200 条,有效缓解线下沟通压力。

2.4 人文培育:践行“以人为本”的医疗文化

现代医学强调“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关注患者情感需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人文教育与实践活动,培育医务人员的同理心。例如,某儿童医院开展“角色互换体验日”,要求医生扮演患儿家长,模拟就诊流程,深刻体会患者焦虑。该活动实施后,医生主动延长问诊时间比例从 35% 提升至 78% ,患儿家属满意度达 98% 。此外,医院设立“人文关怀基金”,资助贫困患者治疗,2024 年累计资助金额超 200 万元,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2.5 机制保障:构建公平公正的纠纷处理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需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石家庄市交通医院建立“三级调解机制”:一级调解由科室主任负责,二级调解由医务科介入,三级调解由院外专家委员会裁定。2024 年该机制处理纠纷平均周期缩短至 7 天,患者对处理结果满意度达 92% 。同时,医院推行“医疗责任险”,将纠纷赔偿与个人绩效脱钩,减轻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三、新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3.1 融合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渠道

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医德教育。例如,某医院在抖音平台开设“医者仁心”账号,发布医务人员抗疫故事、患者感谢信等内容,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 500 万次,有效提升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此外,开发“医德学习 APP”,设置在线考试、案例分析等功能,实现教育常态化。

3.2 引入第三方评估,强化监督效能

委托专业机构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独立评估。例如,河北省卫健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医德医风满意度调查”,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2024 年评估显示,患者对医务人员态度满意度达 91% ,较 2020 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

3.3 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缓解职业倦怠

高强度工作易导致医务人员情绪耗竭。思想政治工作需加强心理疏导,例如设立“员工关怀日”,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建立“弹性排班制度”,保障医务人员休息权益。某三甲医院实施上述措施后,医务人员离职率从 12% 降至 5% ,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3.4 深化医患共同决策(SDM)模式

SDM 模式强调医患平等参与治疗决策。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例如使用“决策辅助工具”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风险与收益。某肿瘤医院实施 SDM 后,患者治疗依从性从 65% 提升至 89% ,医患纠纷率下降 40% 。

四、建议与展望

4.1 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以促进医患和谐,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医德医风、沟通技巧专项培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提升医务人员实践能力;二是完善监督激励机制,建立医德档案与患者评价动态联动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薪酬分配挂钩;三是深化社会协同,联合媒体开展正面宣传,与社区共建健康联盟,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增强医患互信,形成全社会支持医疗事业的良好氛围。

4.2 展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将呈现智能化、精准化趋势。通过构建医患情感分析模型,可实时预警潜在矛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医德教育,将大幅提升培训效果。同时,跨学科研究将推动医患关系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人文体系。在政策层面,期待国家出台专项规划,将医患和谐纳入医院等级评审核心指标,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软约束”向“硬支撑”转变,最终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全民健康福祉。

五. 结论

新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破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抓手。通过思想铸魂、制度强基、文化润心、技术赋能四大路径,可有效重塑医疗行业生态。实践证明,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贯穿诊疗全流程,既能提升医务人员职业认同感,又能增强患者获得感。未来,需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构建政府、医院、社会、患者四方协同机制,推动医患关系从“矛盾化解”向“价值共生”跃升,为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俊.新时代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24,(18):76-78.

[2]杨善啸.新时代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08):278-280.

[3]朱大广.新时代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研究[J].理论观察,2025,(0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