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素质教育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方式解析

作者

谭飞

湖南省新宁县第三中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给予学生高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之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所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首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向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获取知识,取得进步和提升。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我们推桌子,桌子会动,不推桌子,桌子就会停下来。这是否意味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给学生提供斜面、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小车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合作。先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师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1]。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通过引入和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和深入学习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完全契合了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太阳系行星运动、月球绕地球运转等现象,提问:是什么力让这些天体始终保持有规律的运动呢?学生结合已有的受力分析。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作出假设:天体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同时与天体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引力越小。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在进行实验环节,学生分组操作,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抽象复杂,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板书很难让学生理解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将这些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3]。例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场景:过山车在环形轨道上飞驰等视频片段。这些熟悉的画面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教师通过动画模拟来逐一解析:在模拟汽车转弯场景时,动画能清晰展示路面的倾斜角度,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注出汽车受到的重力、支持力,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如何提供向心力,还能通过改变车速、路面倾角等参数,动态呈现向心力的变化对汽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思维导图,将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还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找有效的措施完善教学方案。在《功与功率》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之外,教师还精心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环节中。具体而言,评价的内容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的迁移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况等。通过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和分析,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据此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他们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改革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情况给予学生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许小明.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35):154-155.

[2] 申作莲. 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J]. 考试周刊, 2015, (47): 14.

[3] 薛兰英.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结合 [J]. 中学时代,2014, (22):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