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探索

作者

王凤伟 杨琴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641300

引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重要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局限在单一学科的框架内,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科融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把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核心素养各方面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研究学科融合下的有效方法,对于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科融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

1.1 拓宽语言学习场景,丰富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

学科融合能够拓宽语言学习的场景,让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不再局限于语文课堂之内。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为语言表达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语境,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互动中接触到更丰富的词汇、句式和表达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语言输入环境,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具针对性的语言材料,同时在运用语言解决不同学科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让语言运用能力在更广泛的学习场景中得到锻炼和加强。

1.2 促进多向思维联动,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多向思维的联动,打破单一学科思维模式的限制。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逻辑,当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时,这些思维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上的固定模式,培养从多个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深度也能得到拓展,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1.3 搭建跨学科文化桥梁,增强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

学科融合能够搭建起跨学科的文化桥梁,让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其他学科中包含的各类文化元素,通过与语文学习的融合,能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使得学生在接触不同学科知识的同时,从多个层面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理解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这种跨学科的文化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度,进而强化文化传承的意识。

二、学科融合视角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

2.1 语文与艺术学科融合,通过读写绘结合培育审美创造

语文与艺术学科相融合,可以借助读写绘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把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将其转化为视觉或听觉的表达。这种融合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韵律、意境等审美要素,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对文字的理解与艺术表现相结合,实现从审美感知到审美创造的转变,让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跨学科的互动中得到提高。

2.2 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借助探究式学习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与科学学科相融合,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融合的过程中,以语言为工具梳理探究的思路、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同时科学探究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能影响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学生在参与跨学科的探究活动时,需要运用语言进行提问、交流、总结,这一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条理化;而科学探究中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也能推动思维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使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得到锻炼。

2.3 语文与德育学科融合,依托文本解读强化文化传承

语文与德育学科相融合,可以依靠文本解读来加强文化传承。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挖掘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将其与德育所倡导的理念相联系。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认识其中的精神核心,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三、学科融合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保障

3.1 树立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树立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是实施的前提。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认识到各学科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整体,语文教学不应局限在自身的知识体系内。教师需要从关注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主动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将学科融合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学科融合的有效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3.2 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团队协作

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团队的协作是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融合。同时,仅靠单个教师很难完成复杂的跨学科教学任务,需要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通过集体研讨、共同备课等方式,整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和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通过团队协作,弥补单个教师在跨学科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确保学科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

3.3 构建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保障融合教学开展

构建多元的教学资源体系,是保障融合教学开展的物质基础。要打破单一学科的资源界限,收集、整理和开发适合跨学科教学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料、多媒体素材等,这些资源应能够体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时,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合,形成便于教师查询和使用的资源库,为教师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确保融合教学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有序进行。

四、结论

学科融合在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从语言、思维、文化等多个方面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语文与艺术、科学、德育等学科的融合方法,配合理念转变、能力提升、资源整合等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应群.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25,(13):14-16.

[2]乔晴祎.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路径[J].江西教育,2025,(24):45-47.

[3]卓丽君.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5,(17):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