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对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作者

普拉提·呼图勒克

新疆体育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摘要:新疆足球青少年成绩一直在全国前茅。新疆队在青少年队伍中是全国领先的地位。这些骄人的成绩,被全国球迷们和人民有所熟知并且引起了全国球迷和人民的瞩目。新疆足球运动员非常喜欢并且热爱足球这项运动。他们的身体素质好,足球技术突出,具有非常高的足球天赋。但是我们发现新疆足球发展过程中新疆成人队伍成绩不是特别好。这些优秀足球运动员为何没有走出来。为何新疆成人队伍成绩不太理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新疆足协 U13-U19 岁年龄的队伍的所有队员和代表新疆参加全国性比赛的队伍的运动员 240 名和队伍的教练员 39 名,管理人员 19 名及家长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和培养过程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1 管理机构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要求较低,专业的教练员数量比较少。而且教练员继续培训要求比较少,培养机构的场地条件不够好,训练器材种类较少、满足率较低。而且选材渠道少,可选的人才数量少。

2 足球运动员本身对文化学习尤其是语言的学习不够、没有足球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运动员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明确。还有教练员影响因素中首先是,尤其是拥有证书的教练员更少。而且教练员本身的学习和培训意识不够、教练员缺乏学习提高意识。

3 新疆训练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冬季时间过长,温度较低。最后是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离内地城市较远,外出比赛和训练路程时间过长,外出不方面。还有比赛数量太少,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数量。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训练理念

前言:

(一)国内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1.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现状

杨浩(200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章中说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制约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 8 个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缺乏,缺少高水平足球比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数少,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训练矛盾,为了比赛成绩“以大打小”的现象严重,教练员的等级和学习能力需要提高,缺少青少年足球长期发展规划。

李元(2012)在《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章中说足后备人才培养需要多方联合,共同推进。足球运动发展基础是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社会共同进行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通行手段。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相关各方要建立协调机制,共同推进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体育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应形成强势联合,制定科学的培养制度及具体的训练计划;其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应与社会力量联手,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青少年足球培养搭建竞训平台。

2.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和竞赛赛制

王瑞麟(2009)在《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文章中说大力整治比赛环境,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体系,为青少年的提高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平台,每年除进行全国 U15、U17、U19 联赛外、积极组织其他多种形式分区赛,邀请赛,友好协作区赛等等。恢复原有的全国各级中小学的比赛制度(如希望杯、萌芽杯、幼苗杯)。各地区,省市也可举办当地的各级足球联赛,来增加青少年的比赛场次,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坚决杜绝和打击超龄现象和“以大打小”现象的发生,纯洁比赛环境,建立良好的比赛环境和次序。

杨浩(2006)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章中指出新疆青少年队伍每年参加足球比赛的数量太少,尤其是与内地足球水平较高的青少年球队比赛的机会少,运动水平滑坡严重,不利于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增加比赛数量和质量。

3.足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孙华清(2009)在《大连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文章中说建立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提升训练中的科技含量市足协要对现有教练员进行注册,建立教练员定期进行轮训的制度。对教练员要坚持考核和评聘相结合制度,逐步实行教练员持证上岗和参赛制度。实行教练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教练员资历制度和办法,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取缔无证上岗的教练员。

罗建钢(2006)在《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文章中指出对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国外培养体系可分为以学校足球为主和以职业俱乐部梯队为主的两种类型,足球水平较低的国家适合采用以学校足球为主的培养体系。从中得到启示:我国现阶段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以学校足球为主的培养体系,政府主导,注重社区足球和农村学校足球。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看出,对于中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相关研究比较多,并且研究重点集中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上。但是针对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和培养的研究较少。尤其是解决优秀足球运动员发展中消失和流失上没有相关的研究,因此本人对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二)国外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Andrew Mills(2014)《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of Elite English Football Academies: The Players ’Perspective》文章中说精英球员发现需要好的环境。并且需要得到学校相关指导,组织和体育比赛的支持,要建立完整的青年队和一线队以外还有与父母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他还强调学校的密切注意和创造社会环境对球员的关注。

Marc Zibung (2013)《The role of specialisa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young football talents: A person-oriented study》论文中说正式的足球俱乐和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对精英人才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发挥当地俱乐部的教练员的专业优势,大力推进学校和俱乐部的相互合作;推行“周末联赛”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足球比赛中。

David Morley (2013)《Developmental Contexts and Features of Elite Academy Football Players: Coach and PlayerPerspectives》文章中提出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角度分析,运动员有一个认识自己的发展,而教练有机会理解运动员的观点。当他们相互认识和理解。才能相互提高和帮助,因此说明教练员和球员认识自己和相互理解是很重要的。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看出,国外足球运动员 培养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足球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上,通过了解国外开展足球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他们更重视家 的人才优势,建立学校和俱乐部的合作模式。他们大力推行区域的“周末联赛”增加每名足球运动员 的比赛机会。并且在低年龄段比赛中他们要求教练员让每名运动员都上场比赛,保证运动员的比赛数量。这些相关的研究对本人的对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和培养研究有很多指导意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新疆足协 U13-U19 岁年龄的队伍的所有队员和代表新疆参加全国性比赛的队伍的运动员 240 名和队伍的教练员 39 名,管理人员 19 名及家长。

表 1 论文的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利用数据库(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系统,以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影响因素关键词,检索 2005-2022 核心期刊和 CSSCI期刊论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研究后备人才培养的论文 45 篇。利用数据库(EBSCO 运动数据)查阅 5 篇国外论文。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2.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本人的研究我选择了两种类型队伍,一种类型是专业队伍分别是新疆足球协会队伍共 3 支和新疆自治区体校队伍一支,其中,新疆足协男子 U19 共

24 人,新疆足协男子 U17 共 24 人,新疆足协男子 U15 共 24 人。新疆体校女子 U17 队伍共 24 人。另一种是校园足球队伍分别是高中队伍共 3 支和初中队伍 4 支,其中,高中队伍分别是乌鲁木齐 114 中学男子足球队共 20 人,喀什六中男子足球队共 21 人,阿图什男子足球队共 21 人。初中队伍乌鲁木齐 117 中学男子足球队共 21 人,乌鲁木齐第三中学男子队伍共 21 人,和田市第五中学女子足球队共 20 人,石河子十六中学女子足球队共 20 人。问卷的发放和收回方面男性运动员发了 176 份问卷,收回 159 份问卷。女性运动员发了 64 份问卷,收回 55 份问卷。对运动员调查实现全覆盖。

教练员调查总体规模方面,本人调查了新疆足球协会,新疆自治区体校,乌鲁木齐 114 中学,喀什六中,阿图什一中,乌鲁木齐 117 中学,乌鲁木齐第三中学,和田市第五中学,石河子十六中心,乌鲁木齐第五小学,石河子十一小学,喀什夏马勒巴格中心小学,喀什十四中学小学部的教练员们。问卷的发放和收回方面教练员问卷我发放了 43 份问卷,收回 39 份问卷。

表 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1)问卷设计

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了解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相关信息,跟进行访谈的综合基础上,制定问卷。问卷设计是以封闭型选择题和开放型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以封闭型问题为主,搭配少量开放型问题。问卷设计涉及的几个方面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基本情况、文化课学习情况、教练员学习情况、比赛与训练情况、未来规划等方面。问卷发放包括:足球运动员、教练员。

(2)问卷发放方式

利用“问卷星”第三方软件链接通过借助调查对象常用的社交工具微信、邮箱来发送“调查问卷”进行移动端的个体填写,辅助以纸质调查问卷现场填写方式来发放收集。

2.2.3 专家访谈法

利用亚足联/中国足协各级别教练员培训班和去新疆足协实习的机会咨询一些教练员和相关人士,了解他们对新疆足球的看法及意见,了解新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动向及新疆足球开展的方方面面。了解他们对优秀运动员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访谈对象包括以下三类:

(1)北京体育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相关的专家:内容涉及对新疆足球的看法和了解,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优秀足球运动员需要培养什么的能力和具备什么的素质,影响运动员成材率的因素。了解相关现状与建议,修改确定问卷的内容与结构。(2)新疆足协 U19 球员:对象新疆 U19 的全体队员。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踢球的动机,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对未来的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对突出问题,了解对方的改善与解决建议。

(3)从事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教练员:访谈涉及到新疆足协和校园足球成绩突出队伍的教练员。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了深入访谈有针对性的了解对队伍的管理情况,以便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制定出解决方案。

2.2.4 实地调查法

去往新疆的乌鲁木齐,喀什等多地。观察新疆足协 U15-U19 队伍和校园足球不同年龄段队伍的训练和比赛,并对学校的体育场馆、场地设施、训练器材的利用率、训练情况等,进行实地观察以获得大量详实的资料。通过记录,录像获取他们的训练和比赛状况,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训练情况,教练员水平,竞赛赛制。

2.2.5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发展及影响因素的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用 excel 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力求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管理体制

3.1.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管理组织机构

对于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首先本文中有两种管理机构一个是有新疆体育局管理的新疆足协队伍,另一个是有新疆教育局负责管理的校园足球队伍。因此两个管理部门的模式和管理方式不一样的。我们在论文的前面部分进行过对课程安排,训练情况和比赛情况进行过详细的分析。现在主要是对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本人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两个不一样的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下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1994 年新疆足球协会正式成立了,1998 年新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也随后成立。对新疆足球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由新疆足球协会来管理。2002 年新疆足球协会和宋庆龄基金会共办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的管理模式。

另一个是新疆教育局负责管理的校园足球队伍。他们是以地方学校的学校代表队为单位,在学校开展以学习、训练、“二集中”的管理模式。他们平时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因此两个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3.1.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管理制度

培训机构对于运动员的管理上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跟教练员访谈进行了解。本人我主要对运动员的学习、生活和对运动员的输送进行调查。我们在前面对管理机构基本情况的分析的时候讲过本文中有两种管理机构一个是有新疆体育局管理的新疆足协队伍,另一个是有新疆教育局负责管理的校园足球队伍。这里面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对培养的运动员采取“三集中”模式,分别是训练、学习和生活集中的管理模式。校园足球学校队伍都是地方学校以学校代表队为单位。在学校开展“二集中”的管理模式,分别是训练和学习。从这些信息中

可以了解到他们学习培养模式各有各的特点。新疆足协主要是训练和比赛为主。校园足球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为主。因此他们在培养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管理是不一样的。新疆足协队伍由于运动员在住校进行训练,因此他们 24 小时管理学生。每天教练员都在运动员公寓值班,对运动员进行查房和督促睡觉。管理比较严格。校园足球队伍由于学习和训练在学校训练完后学生就可以回家,因此管理上不是特别严格。

3.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方式

3.2.1 体育局系统的培养方式

新疆体育局管理的新疆足协队伍,1994 年新疆足球协会正式成立了,1998 年新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也随后成立。对新疆足球运动员的管理和培养由新疆足球协会来管理。2002 年新疆足球协会和宋庆龄基金会共办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新疆宋庆龄足球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的管理模式。

新疆足协代表新疆足球队参加全国运动会和中国足协组织的比赛的运动员。他们选材主要从全疆各个地、州、市中选拔优秀的运动员。新疆足协代表新疆足球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他们的运动员水平较高,因此他们输出主要是职业足球俱乐部。

3.2.2 教育系统的校园足球培养方式

新疆教育局负责管理的校园足球队伍。新疆教育局负责管理的校园足球队伍。他们是以地方学校的学校代表队为单位,在学校开展以学习、训练、“二集中”的管理模式。他们平时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

在学校开展“二集中”的管理模式,分别是训练和学习。从这些信息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学习培养模式各有各的特点,校园足球学校队伍都是地方学校以学校代表队为单位。他们选材主要从学校里的学生进行选材。选材面积比较小。校园足球学校队伍主要输出口是足球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代表队,大学特招生以及新疆足协队伍。

3.3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情况

3.3.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拔、招募的方式与标准

足球运动员的选拔是运动员培养的关键,尤其是国外非常重视对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选拔。优秀足球运动员的选拔测试除了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外。还有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对足球的热爱程度、对足球运动的认识程度等对运动员的心理表现方面做一定的评估。选拔工作的前提是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和对足球的热爱程度的评估。

表 3 优秀足球运动员参加选拔的调查表(N=214)

从表 3 可以看出,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参加选拔的情况来 46%的运动员是自己参加选拔训练,可以说明大部分是自己喜欢足球,热爱程度比较高。他们自己主动过来参加选拔训练。 再次说 新疆青少年运动员热爱程度比较高。他们是自己心里热爱足球,而且我跟运动员们进行了深入访谈后了解到他们家庭也比较支持他 进行足球训练。这些充分说明了他们参加选拔,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动机是比较好的。

3.3.2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文化教育情况

在学习方面由于培养单位的性质不一样可能文化学习方面要求不一样,所以我进行分块讨论和分析。首先是对足协 4 支队伍进行文化课的情况进行分析。2015 年 7 月份我本人去新疆足球协会 U19 队伍进行 2 月月份的短期跟队比赛和训练,在这过程跟教练员和队伍进行详细的访谈和调查。发现新疆足球协会下面的队伍文化课安排不是特别合理,几乎没有文化课学习时间。在访谈过程中得到他们主要学习时间是集中的,冬训之前会进行 2 个星期的集中学习,没有安排在平时的时间。

下面我本人对校园足球相关队伍对文化课的要求进行分析。本人在收集了共 214 份问卷里面是 88 份是新疆足协队伍运动员的问卷,216 份是校园足球队伍运动员的问卷。下面我对校园足球收集了数据进行分析。

从表 4 可以看出,校园足球队伍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家长文化学习要求不一样从表可以看出对于文化课的要求家长更严格。运动员和教练员对文化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可以看出 51%学生选择不太严格和不严格,58%学生选择教练员不太严格和不严格。这些说明我们教练员和学生主要心思在训练和比赛。他们不喜欢文化学习。因此很多学生成绩也不是特别好。

3.3.3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情况

众所周知,如果想在足球运动中成才。合理安排训练和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对运动员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现在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要求更多了。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需要了解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帮助自己更加全面了解足球运动,提高自己的运动寿命,减少伤病还可以以后做教练员或者别的职业提供相应的知识。

表 5 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的队伍训练和专业课程安排(一周时间)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来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的队伍在训练安排过程中过于重视技战术训练安排,对于体能训练和专业理论学习上不是特别重视,从表可以看出就新疆足协 U19,U17 队伍有足球专项理论课程。本人跟实地调查和跟队上课中发现专项理论课主要是观看比赛视频和教练员相应的讲解。专业性不够,知识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原因是教练员理论知识不够,还有对新的知识和理念不够重视。随着中国足球的快速发展很多俱乐部主教练是外国籍教练员,这样要理解教练员的战术理念运动员需要更好的教育背景。而且运动员了解更多战术打法必须要学习了解基本的战术理念和战术打法。所以要学习足球专项理论来提高自己。还有学习相应的体能训练,运动员康复,运动员防预伤病等一系列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减少伤病,提高自己的运动寿命也提供相应的帮助。

3.3.4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赛的情况

足球运动最基本就是要训练和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训练改进比赛中发现的问题。因此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训练模式和竞赛体制。建立良好的训练和竞赛体制这将会对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参加高水平比赛对优秀足球运动培养的最重要部分,我们一切训练和准备都是为了比赛。足球比赛是训练的开始。我们通过比赛发现问题,并且在训练中改进比赛中所发现的问题。因此高水平比赛是影响优秀足球运动员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本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疆优秀运动员所在队伍进行调查分析。本人将分别对队伍比赛数量、比赛性质以及比赛成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表 6 新疆足协队伍整年的比赛情况(2015 年)

在比赛情况来看,由于培养单位的性质不一样参加比赛性质和水平不一样,所以我进行分块讨论和分析。首先是对足协队伍,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来新疆足协队伍比赛数量随着年龄更加比赛数量也在增加。去年 U19 和 U18 比赛比较多主要原因是 2015 年福建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新疆的这两支队伍代表乌鲁木齐进行了预赛和决赛阶段的比赛,所以比赛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整体来讲新疆足协队伍比赛数量比赛少,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数量少。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性比赛数量比例占的很少。

对于校园足球来看,比赛的数量上随着年龄增加比赛数量在减少,小学阶段的比赛比较多,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增加而且学生面临着中考和高考两个重要考试,因此相应的比赛数量在减少。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全国各发方面举行的比赛中以中小学为主,高中比赛数量比较少。因此比赛数量上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来,比赛数量最多是乌鲁木齐 5 小,因为乌鲁木齐 5 小是传统足球特色学校,而且 2015 年他们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潍坊“希望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谁是球王”民间争霸赛。因此他们的比赛数量比较 Z 。但是整体来讲新疆校园足球队伍高水平比赛数量少。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性比赛数量比例占的很少。初中和高中阶段上没有什么国际比赛。因此我们想持续发展优秀足球运动员首先是要提高我们的比赛数量和质量。

3.3.5 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的情况

球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一支足球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管理和指挥比赛的能力跟队伍的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足球运动项目加速发展,现代足球对教练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现代足球不仅要求教练员在训练方面安排合理,还需要掌握更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在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过程中更加重视教练员的教育背景、运动经历、取得的成绩、文化程度、教练员等级和科研能力等。因此现代足球发展需要综合型的教练员。

图 1 教练员的民族和性别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教练员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教练员,而且以男性为主。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疆地处于中国西部,并且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因此有更多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交流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练员。这时候语言成为了“双刃剑”。本民族语言可以队员和教练员之前可以无障碍的交流,但是队员将来去别的俱乐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候出现交流上的问题。

目前亚足联和中国足球协会共同规定的教练员等级分为 5 个级别。分别是职业级教练员、A 级教练员、B 级教练员、C级教练员和 D 级教练员。本研究中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的教练员的拥有的教练员等级证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标准。下面我对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教练员的教练员证书进行调查分析。

表 7 青少年教练员等级情况

从表 7 可以看出,新疆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的教练员拥有教练员等级证书的有 23 个人。而且他们大部分是 D 和 C 级教练员,占总人数的 48%。这些教练员中没有考取教练员证书人数为 13,占总人数的 34%。拥有更高的 A 级和 B 级教练员证书的才有7个人,占总人数的18%。这些数据说明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的教练员学习和再次学习情况不是特别乐观。国际足联在教练员培训观念中提出“教练员先行”的观念。足球队伍成绩的好与坏与教练员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本人跟教练员深度的交

流访谈和实地调查中发现新疆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在队伍的教练员的学习和再次学习意识和要求的缺乏。因此新疆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要求教练员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教练员本身也多关注相关教练员培训班课程并且积极的参与。抓住每次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执教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足球理念,与时俱进。

3.4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保障情况

3.4.1 场地和器材情况

若想顺利开展足球运动项目和进行足球专项训练,那么足球场地以及有关训练的相应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分别走访了新疆足协队伍、校园足球队伍等 18 个队伍所在场地进行实地调查中得知。

表 8 被调查的训练场地状况(N=12)

从表 8 可以看出,本研究所涉及到的 18 个队伍的场地数量共 12 块。人工 草坪/草坪场地占总数的 58%,土场占总数的 25% ,还有 2 个五人制水泥地足球场。平均每支队伍拥有 0.6 块足球场。场地设施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场地是当地学校的场地。

表 9 对场地和器材满足程度调查表(N=39)

从表 9 中可以看出,对于训练场地基本能满足或者一般占 44%,对于训练器材基本能满足或者一般占 25%。本人通过跟教练员深度的访谈交流也发现他们觉得现在的训练场地、训练器材都未达到队伍基本训练的要求。尤其是校园足球队伍的学校场地。还有训练器材严重缺少。导致训练内容单一、有些训练做不了的现象。

3.4.2 其他因素

对于其他因素的研究上,本人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对家长的支持程度、社会关注度、天气环境以及对外交流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是家长的支持程度上,本研究中的运动员都是在新疆足协或者还在学校就读的运动员,因此经济方面也没有独立,仍由家长来供他们的费用,因此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到家长的管制和影响。本人通过跟家长深度的访谈交流发现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孩子踢球的,而且他们每年都会给予他们购买足球的装备钱和生活费。说明家长也比较支持孩子踢球,也鼓励孩子踢球。

然后是社会的关注度。对于社会的关注度上我们首先是看队伍有没有赞助上和相应的支持单位。通过本人调查被调查的18 个球队中只有足协 4 支队伍和乌鲁木齐 5 小 1 支队伍有相应的赞助商。其他 13 支队伍没有赞助商。因此社会关注不是特别高,而且没有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是天气环境的影响。新疆足协和一些校园足球队伍都在乌鲁木齐。由于乌鲁木齐纬度北纬 42°-44°的之间,我们都知道纬度越往北冬天越冷。因此乌鲁木齐每年 10 月份就开始进入冬天。天气变冷,冬天最低温度降到零下 30℃。因此外面场地没法进行训练。而且冬季时间长,每年 10 月份到明年的 3 月份长达 6 个月的时间。这样严重影响到队伍的训练和比赛。

最后是对外交流上的问题。对外交流主要是看方不方便,尤其是他们出去比赛或者集中路程方不方便。由于每年中国足协或者教育部组织每个年龄段的联赛、锦标赛及校园足球总决赛等一系列比赛任务。主要安排在北海,梧州,潍坊,成都,武汉,广州,北京等疆外城市,而且由于经费的原因他们出行基本上是火车。

表 10 乌鲁木齐到内地城市的火车时间表

从表 10 中可以看出,新疆乌鲁木齐到内地城市的乘坐火车的时间基本上 30 小时以上。这样一来队伍每年都去外地进行比赛路上就花最少 2 天时间。而且有些队伍到乌鲁木齐也需要花 18-24 小时不等。这样每次出去比赛给队伍带来一定的疲劳和困难。本人跟教练员深度访谈交流,他们说由于经费的原因每次比赛他们都坐火车,而且以前基本上是乘坐火车硬座去参加比赛,近期稍微好一点了基本上是火车硬卧。但是对于运动员带来很大的疲劳和不适应。由于信仰的原因很多人火车上吃不了饭只能吃馕和方便面。这样一来运动员更加虚弱了。所以他们每次出去比赛带来很大的困难。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管理机构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要求较低,专业的教练员数量比较少。而且教练员继续培训要求比较少,培养机构的场地条件不够好,训练器材种类较少、满足率较低。而且选材渠道少,可选的人才数量少。

4.1.2 足球运动员本身对文化学习尤其是语言的学习不够、没有足球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运动员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明确。还有教练员影响因素中首先是,尤其是拥有证书的教练员更少。而且教练员本身的学习和培训意识不够、教练员缺乏学习提高意识。

4.1.3 新疆训练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冬季时间过长,温度较低。最后是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离内地城市较远,外出比赛和训练路程时间过长,外出不方面。还有比赛数量太少,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数量。

4.2 建议

4.2.1 管理机构加强建设足球场地。丰富训练器材并且开设教练员合理利用训练器材的相关培训课程。尤其是建设新疆疆内的训练基地,新疆南疆那边天气比较好,路程也比较短,而且很多方面比较方便可以建设南疆训练基地。还有帮助运动员们的正确的规划未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

4.2.2 注意加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教育主要是语言交流、加强文化课学习和足球专项理论课程学习。加强专业运动员的文化课的学习,增加一些语言课程提高运动员交流能力。提高教练员的数量和水平,引进和培养科研教练员和体能教练员等科研人员完善教练队伍。加强和鼓励教练员再次学习,培养本地少数民族教练员讲师。

4.2.3 举办国内或者国外交流比赛,建设几支高水平队伍并且积极举办比赛。以疆内的比赛为主,让更多的队伍参加比赛。还有主动举办和申请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让新疆队伍得到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教练员得到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R].国办发〔2015〕11 号

[2]杨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01:80-84+110.

[3]金青云.延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04:34-36+43.

[4]王琛,张廷安.北京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79-82.

[5]李卫东,郭潇,肖辉.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3-117.

[6]王琛,张廷安.北京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79-82.

[7]侯立.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青年记者,2015,20:96.

[8]陈祎.日韩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2015,03:35-38.

[9]项和平,徐金山.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5:90-94.

[10]罗建钢.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3,0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