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宏

湖南省怀化市第四中学 418000

引言

物理学科作为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时期,奠定了学生后续物理学习的基础,传统的物理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参与度不高,小组合作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协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一、小组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将外界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通过自主探索、社会协商等方式而获得意义建构的过程,小组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机会,有助于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小组合作教学还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在“最近发展区”内,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更高难度任务,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跨越,推动认知结构优化,小组合作教学还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内涵,小组合作营造了民主、宽松、互助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正面自我概念,增强学习信心,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了生动活泼、积极向上互动平台。学生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中,碰撞思想火花,启发思维灵感,体验探究快乐,有助于唤起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主人翁意识得以增强,学习自主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生动有趣学习情境,轻松愉悦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物理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形成积极向上、持之以恒学习动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开展科学探究广阔空间。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基本品质。在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等环节,学生通过交流不同见解,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开拓思路,拓宽视野,实现思维碰撞和升华,在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时,学生学会用科学语言表达观点,提升逻辑思辨能力,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缜密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提高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分组,明确小组角色和任务

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本着“异质同组”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点、性格禀赋等因素,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在教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教师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每组 5~6 人,明确分工,组长负责主持讨论、统筹规划,实验员负责准备实验器材、操作实验过程,记录员负责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报告员负责向全班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任务要求是:每组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比较不同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或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如课桌、黑板、操场等,讨论测量方法。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力完成测量任务,并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专责专攻”中锻炼了测量和交流等技能,在目标导向下聚焦主题,在协作互助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2]。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问题导向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要立足学情,围绕物理核心概念,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有适度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难易适中,内容丰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在“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生活中,许多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录音棚等都需要很好的隔音效果,你能利用物理知识,为图书馆设计一个隔音效果良好的学习区域模型吗?”面对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兴趣大增,积极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小组成员讨论噪声对图书馆学习环境的影响,在头脑风暴中提出各自的隔音设计方案,如采用吸音材料、合理布局空间等,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动手制作隔音房间模型,开展隔音实验,测试模型的隔音效果,并通过数据对比、修正完善方案,学生在方案设计、模型制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声学、建筑学等跨学科知识,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做中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3]。

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法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小组合作理念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本着“合作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优化教学,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科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更契合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守洋 .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5,(06):69-71.

[2] 张丽 .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11):76-78.

[3] 李绍 .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0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