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作者

李瑛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玉泉小学 657700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了科技力量的支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公式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为学生带来了利好。在诸多科技中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正在如火如荼的迅速推进,它能够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还能够为学生打造趣味化学习环境,生活化学习思路,从而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快乐之旅。

一、借助于信息技术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认知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语言文字等多元化信息,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之上,也能够为学生的数学认知培育和引领,提供出更加良好的认知环境。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这也是低年级学生在开展数学学科相关知识学习时,存在有较大难度的关键点,所以如何才能以数学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素养,成为了老师所需思考的重中之重。为此利用信息技术活化教学氛围,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效能,势在必行。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认识时间》这一部分内容时,时间是学生很早就接触并理解的一个概念。这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同时也是难度相对较大的探究活动,因为时间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模块儿,为切实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把握精准度,切实让学生了解如何看表,如何感知时间,可以先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良好教学氛围。首先老师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个只有分针和时针的大表盘,让表盘不停的转动,让学生跟随着表盘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能够明白分针分组一个格是 5 分钟。接着老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卡通动漫视频,是一名小男孩儿从 7:30 开始步行去上学,8 点开始上数学课,8:40 下课,9 点上语文课,9:40 下课,这个动漫每到一个时间节点都会给学生进行时间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视频的引领下逐步拥有时间观念。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为低年级学生开展数学知识讲解和教学时,可以有效为学生创造趣味性的、生动性、互动性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切实融入于教学活动之中,感知、体会、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积极性。而且以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认知特点而言,他们在进行知识学习时 ,简单的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不足以让他们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所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具有极强的意义。

比如老师为学生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内容时,伴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有了极为紧密的连接,导致学生对纸币硬币的理解不够透彻,如果仅仅让学生看教材之中的图片也不够清晰,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老师就为学生打造了人民币探秘活动,将现在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各类人民币以实物的形式给每个小组下发,但是针对于以往有的,目前没有实物的1 分、2 分、5 分的硬币,就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平台上展示,以此来让学生完成对人民币的探秘,提高学生的学习体系性和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深入度。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快乐成长

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相关知识教学时,老师需要给学生搭建寓教于乐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和谐,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和质量,为此现阶段借助于信息技术,充分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加强学生的互动沟通交流,让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技巧学习,全面优化是老师所需关注的重中之重。所以老师需要结合教学重难点内容,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去审视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力求为学生打造最优化的成长平台。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教学《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需要认识平移和对称两种运动形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存在有一定学习压力,在此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推拉门、乘电梯等平移现象,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探索平移的相关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的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对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绘制对称图形,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感知理解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改进革新的背景下,老师需要大力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并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小学低段数学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学习更具有体系性、深入性和互动性,从而在寓教于乐的环境氛围之中帮助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声静 .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智慧运用 [J]. 第二课堂 (D), 2024,(11): 50.

[2] 舒雅洁 .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课堂策略研究 [J].中小学电教 , 2024,(04):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