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邢志兵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0260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日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试教育影响,当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仍存在目标不明、流于形式、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实验育人功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改进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高度统一,其核心要义是实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的有机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教学目标是立意之本,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载体之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教学评价则是助推之力,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技能,提升学科素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教学目标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用科学评价检验教学效果,形成“制定目标—传授知识—检验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二、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设置与评价脱节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实验结果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实验教学沦为“验证性”教学,学生按照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被动操作,缺乏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空间,这种“为验证而验证”“为考试而实验”的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南辕北辙,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部分教师的评价方式以笔试为主,试题局限于实验原理和结论,忽视了实验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学生实验能力无法得到全面评价和及时反馈,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脱节,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缺失,难以真正内化实验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成效难以彰显。

(二)教学内容安排与评价不匹配

当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实验项目如“DNA 的粗提取”“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等,虽然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但实验材料和仪器较为单一,实验步骤死板,学生很难把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实验兴趣和主动性不高,部分学校受场地、经费、安全等因素限制,学生实验多以演示实验为主,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即使能开展学生实验,也多采取学生分组、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操作的方式,大多数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其中,而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习惯于“一刀切”,对全体学生实行统一标准,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起点和潜力差异,个性化评价缺失,表现突出的学生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指导,后进学生也难以获得针对性帮扶,评价功能发挥不够充分[2]。

三、提高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评价方案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的培养,又要兼顾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在教学“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掌握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镜使用,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评估学生的显微镜使用技能,可让学生分组练习,记录各组的操作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接着要评价学生的制片和观察能力,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制片质量、观察结果给予评价,表扬进步,要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请学生畅谈观察感受、总结神经元的形态特点,分析其与功能的关系,教师给予启发引导。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细致观察、主动探究的科学态度,予以表扬鼓励,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法,调动实验积极性,在“做中学、学中思”中提升生物学科素养。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教学“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节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设计开放性实验,可引导学生模拟设计“条件反射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拟定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作用,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引导,帮助他们理清实验思路;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教师要悉心指点,鼓励他们探索创新,在评价环节,要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基础型学生只要能完成基本实验操作,得出主要结论即可;提高型学生则要能合理设计对照实验,科学分析实验结果;拔尖型学生还需能提出创新性见解,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优化评价方案,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科学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发展,在教学相长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教—学—评”一致性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改进,需要学校在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丹 .“教、学、评、研”一体化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15):107-109.

[2] 李树宏 .“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