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学—练—赛”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作者

陈启流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金沟湾小学 517000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练—赛”模式的应用问题

(一)教学资源适配问题

在小学体育“学—练—赛”模式中,体育器材和场地是基础保障。然而很多小学的体育教学中,都存在器材和场地问题,特别是教学场地上,许多学校难以一次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提供体育训练的场地,这就导致“学—练—赛”模式难以有效开展。而且部分小学的体育器材陈旧、数量不足,像篮球、足球等球类器材,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练习需求,使得学生在练习环节无法充分体验和掌握相关技能,进而影响到竞赛的开展,导致学生难以在“学—练—赛”模式中真正提升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此外,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对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以及“学—练—赛”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精准地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反而限制了“学—练—赛”模式优势的发挥。

(二)学生个体差异融合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很快,个体差异也十分显著,在“学—练—赛”模式下,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各阶段表现突出,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学习动作、练习技能,以及参与比赛时困难重重,易产生挫败感。若教学进度统一,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节奏,在比赛中表现不佳,差距逐渐拉大,影响整体教学成效。同时,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比赛项目安排,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二、“学—练—赛”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学习策略改革

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教师需要仔细考虑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明确每节体育课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的。接着,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并引入各种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比如在“背夹球接力”游戏中,学生需要两人一组,背对背夹住一个球,协同前进至终点。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传球、接球等基本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融合音乐学科,设计单人或者双人的节奏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团队参与和协作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而在体育技能的教学方面,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精心设计的练习策略优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练习策略的优化,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而在练习策略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教学时间安排,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学生活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项目提升技能,最后安排放松活动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而在练习方式上,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教师就可以采用单人与多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在分组练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相同的练习项目中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在个人练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合作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需要团队协作的练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此外,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或不足。教师还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也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三)改革体育竞赛策略

在小学体育竞赛的应用发展上,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关键人物。而通过精心设计的竞赛环境,教师也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技精神,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在设计竞赛环境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使竞赛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激情和紧张氛围,激发他们的竞技欲望。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运动技能,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竞赛项目。他们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在田径比赛中,教师会设置不同难度的项目,让擅长短跑的学生与擅长长跑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此外,教师还会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在竞赛过程中,教师会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会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教师会鼓励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应对比赛中的挑战。当球队取得胜利时,他们会一起庆祝、分享喜悦;当球队遭遇失败时,他们也会一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无穷。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体育“学—练—赛”模式应用问题的分析,教师不难看出,当前体育教学中教学针对性的问题,是影响“学—练—赛”模式开展的关键。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针对学生的学情,为其提供需要的体育器械、场地,并在其练习与竞赛中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学—练—赛”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洪慧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5,(0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