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学习主题框架下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作者

吴静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三初级中学 464300

一、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展意义

(一)在学科体系的构建中促进知识融合

在传统初中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往往是孤立的,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的认知。而在生物教学中,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帮学生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这种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也能起到一定的复习巩固作用。学生在生物学科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能通过跨学科内容,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现象背后的原理,提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科的实用性,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应用机会。而跨学科时间课程模式的开展,更强调实践操作,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情境,因此他们不仅要运用课上所学生物知识,还要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探索应用实践的具体方法。进而在实际的调查和研究中,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同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展,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对学科自主探索的机会,还能让他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学习主题,自主拓展跨学科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结果,进行实践后的分析和总结。不管是在哪个环节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学生能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习主题下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习目标与主题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

在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课程中,为了使教学目标与各个教学活动,都能围绕生物学科进行,教师就要以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为核心,设计跨学科学习主题,并在此主题下探索跨学科模式的融合渠道。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要对章节内容定位,本节位于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二)”中“健康地生活”这一章,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如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概念。对此,教师就可以围绕“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在知识结构设计上,教师可以划分为“饮食”“运动”“心理”三个部分。在“饮食”模块,教师可以整合化学知识,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等的作用。而在“运动”模块,教师则可以结合物理原理,探讨运动对身体力学的影响。而在不分,教师就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讨论压力管理策略。这样,学生也能在真实的课程情境中,关联多学科知识,形成综合认知框架。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二)设计真实的跨学科情境

在初中生物学习中,跨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中,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情境,让他们在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更加沉浸。例如在学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节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盲人体验活动”。在外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通过播放视频,展示眼睛在不同环境下的调节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视觉形成的生理机制。或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盲人在不同场景中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视觉障碍带来的不便,加深对这一主题的认知。而在活动体验情境中,学生需佩戴眼罩,尝试完成行走、识别物体等日常活动,从而直观感受视觉缺失的挑战。在体验后,学生就既可以结合课上所学,研讨眼睛的结构与功能,也可以结合物理知识,分析光的传播原理,进而形成跨学科知识整合。

(三)开展灵活的跨学科课程形式

在初中生物跨学科实践课程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能调动多种感官,并充分利用多学科知识,教师还要在课程中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便于开展的活动。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这一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阶段的探究活动。在进行知识教学后,为在实践环节融入跨学科内容,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花园中实地探究,观察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如花卉的开花、传粉和受精现象,并利用生物学工具记录详细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化学知识,利用化学实验中的器具,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殖中涉及的物质转化,例如花粉粒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传粉媒介作用下的反应机制。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地理学科,探讨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对植物生殖周期的影响,鼓励学生建立简单的模型预测繁殖成功率。这种灵活整合化学、地理的生物课程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充分利用了生物教学中的设备,还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最终在真实情境中深化对植物生殖原理的理解,并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跨学科课程的开展既符合学科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学生在知识巩固与问题解决能力上的提升。所在生物跨学科课程设计上,教师一方面要围绕生物学科内容,明确课程的主题与核心,还要在多元化的课程活动中,充分利用教学设施,创设真是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提高其生物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端红 . 跨学科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模型建构能力的策略 [J].天津教育 ,2025,(15):92-94.

[2] 张锐 .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跨学科建构的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5,(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