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家园联动视角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作者

樊曼

磴口县第二幼儿园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 015200

引言

幼儿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与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而低龄化,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失控、人际退缩等心理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基本环境与土壤,如何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配合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构建一致性教育环境,强化心理发展支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的发展是由微系统、中系统等多个环境系统共同决定的,家庭与幼儿园环境的契合程度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绪自控力还无法让他们适应环境,规则与教育要求不一致就会出现矛盾,幼儿园和家庭在统一观念下以规范准则,可以给幼儿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心理规则,形成安全心理。

幼儿园开展“我的情绪小管家”共育行动,家园协商“情绪规则”。幼儿教师和幼儿学习绘本故事《我的情绪小怪兽》,了解喜、怒、哀、惧等情绪,创设“情绪角”,请幼儿用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在家中和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建立“心情墙”,采用“命名—接纳—解决问题”三步法。如因为争抢玩具而愤怒,教师和幼儿都用共情的态度对待幼儿:“我知道你很生气呀,我们一块想一想办法吧。”以此为基础,定期开展“我的情绪分享会”,邀请家长来参与教室的活动,和家长一起去玩情绪游戏。如“猜情绪猜猜猜”中,幼儿和家长通过身体游戏表达各种情绪,大家来猜一猜,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情绪。同时,家园之间搭建网络平台,分享幼儿情绪管理的案例、经验。有家长分享孩子从抗拒医院到勇敢面对的过程,教师结合幼儿的行为,共同解读背后的心理感受,供其他家长参考。

二、开展互动式主题活动,提升心理品质培育实效

协同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会产生 1+1>2 的育人效果。家园联动互动主题活动的开展,就是以亲子活动、家园课程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游戏化、生活化等情境融入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化解心理冲突等,让家长学会引导学生,共同配合,形成力量。

幼儿园发动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我是勇敢者挑战月”的活动,教师组织孩子开展“黑夜遇到你”“我的我任务”等活动,鼓励孩子克服胆小心理;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亲子活动,例如鼓励孩子尝试自己独立完成任务,鼓励孩子主动和朋友见面等。在“我和你一起搭高塔比赛”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搭高塔,教师和家长观察幼儿沟通合作的过程,鼓励幼儿倾听同伴的想法,理解同伴,解决矛盾。为了做好记录,幼儿园制作好“挑战我的勇敢者”活动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园、在家的挑战行为,例如“我穿衣服了”活动,幼儿挑战成功的视频由家长拍照发送至幼儿群,教师对幼儿的挑战行为在幼儿活动时进行表扬。同时,建立“挑战我的勇敢者”勋章,完成挑战任务的幼儿可以获得勋章,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勇敢尝试。活动结束后,幼儿园召开了家长沙龙,分享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相应的教育措施。

三、建立个性化支持机制,满足差异化心理需求

依恋理论表明,早期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是幼儿长期的心理安全保护因素,良好个性化的支持可以巩固幼儿安全依恋关系。不同幼儿由于心理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需要及时跟进幼儿,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掌握幼儿心理问题,对每个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支持,让每个幼儿获得适合的心理支持。

针对入园焦虑较严重的幼儿,幼儿园实施“彩虹行动”。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情绪与行为表现、与家长绘制“心理成长地图”、分析焦虑成因。一位幼儿有分离焦虑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教师与家长约定半日入园陪同、逐渐减少陪同时间的策略,让幼儿直面挑战。幼儿进入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以“幼儿特殊作业”的方式,让幼儿担任“图书管理员”,帮助其找到归属感。在幼儿入园后,每天教师都写好《陪伴日记》,把每一天幼儿获得的成长与感受记录下来,与家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享。比如,幼儿第一次独自整理图书,把幼儿的表现拍照、鼓励幼儿,以照片形式在幼儿家长群分享。家园及时组织讨论案例,结合实际给予幼儿支持。就如幼儿恐惧午睡的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一起创设了家庭气氛浓郁的安抚角,投放幼儿喜爱的玩偶和绘本。2 个月之后,这名幼儿逐步适应了集体活动,有了担当,家长反馈,幼儿的独立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个性化”的帮扶制度契合了幼儿的心理需求,富有家园合力特征。

结论

家园联动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以家园联动为支点,创家园联动教育氛围,做家园联动互动活动、做个性化的帮扶,能够联结家、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社会生态系统论、依恋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实践的丰富经验论证了家园联动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幼儿教育实践。幼儿心理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家、幼儿园两方增强联结,增加链接形式,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带入幼儿生活,为幼儿成长创一个温暖科学的氛围,促成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全的精神气质,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晓娟 . 基于家园联动视角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5,(03):52-55.

[2] 郑芬娜. 家园共育,守护幼儿心理健康[J]. 当代家庭教育,2023,(23):240-242.

[3] 王琪 . 家园联动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J]. 教师 ,2020,(0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