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

作者

付亚男

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亟需创新。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内容重复,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制约了其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设计模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融入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元素,优化作业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

引言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作业模式往往以重复性、机械性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1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意义

传统作业模式普遍存在重复性高、机械性强的问题,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甚至可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探索创新形式,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推动教学与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设计上,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融入趣味性和实践性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在形式创新上,采用分层作业、项目式作业、跨学科作业等多样化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其综合能力。研究作业设计还能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不仅是对传统作业模式的突破,更是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积极探索,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2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原则

2.1趣味性与实践性结合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的有机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传统的机械式抄写与背诵任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作业设计应突破固有模式,融入生活化、情境化元素,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经验紧密结合。可以设计“家庭故事分享会”任务,鼓励学生与家人互动,记录并分享家庭趣事,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亲情交流。结合社区资源,布置“社区观察日记”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所见所闻,培养其观察力与写作能力。通过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不仅能够提升作业的趣味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

2.2分层设计与个性化定制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设计与个性化定制,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业内容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如字词积累、课文复述等,帮助其夯实语文基础。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设计则需注重拓展与提升,如开放性问题探究、创意写作等,激发其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的任务,例如绘画、演讲、剧本创作等,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通过分层设计与个性化定制,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获得成长,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3探究性与开放性并重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探究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传统作业往往局限于单一答案的封闭式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批判性思维。作业设计应突破固有框架,引入开放性问题与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布置“家乡文化调查”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与文化,并撰写调查报告或制作展示作品。设计“环保主题辩论”任务,鼓励学生围绕环保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观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形式表达见解。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途径

3.1优化作业内容,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优化内容,将实践性与趣味性融入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往往以机械抄写与背诵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作业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融入情境化与生活化元素,使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语文知识。设计“家庭故事分享会”任务,鼓励学生与家人互动,记录并分享家庭趣事,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亲情交流。结合社区资源,布置“社区观察日记”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所见所闻,培养其观察力与写作能力。可以引入游戏化元素,如“语文知识闯关”或“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2实施分层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分层设计与个性化需求的结合,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业内容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如字词积累、课文复述等,帮助其夯实语文基础。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设计则需注重拓展与提升,如开放性问题探究、创意写作等,激发其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的任务,例如绘画、演讲、剧本创作等,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通过分层设计与个性化定制,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获得成长。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主动参与中提升语文素养,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

3.3引入探究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引入探究性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传统作业往往局限于单一答案的封闭式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批判性思维。作业设计应突破固有框架,融入开放性问题与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布置“家乡文化调查”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与文化,并撰写调查报告或制作展示作品。又如,设计“环保主题辩论”任务,鼓励学生围绕环保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观点,并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形式表达见解。此类作业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使语文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内容,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5,(02):12-13.

[2]连星星.“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创新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2025,(03):43-45.

[3]曾亚红.“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七彩语文,2025,(04):88-90.

[4]王海霞.“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创新实践[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47):26-27.

[5]王金香.“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创新实践[J].家长,2024,(31):126-128.